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中根据现象不能判断是否漏气的是(  )
A.B.C.D.

分析 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一般用到的方法有:1、空气热胀冷缩法;2、注水法;3、抽气或压气法.

解答 解:A、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B、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C、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捂热烧瓶,则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玻璃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故选D.

点评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难点,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有很多种,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需要同学们在做这类题时多总结,多思考,等同学们见的这类题目多了,自然做起来就很轻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画出氯原子(质子数为17)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微粒一共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得到(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阴(填阴或阳)离子,其符号是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用100ml量筒量取7.5ml水
B.用10ml量筒量取8.5ml水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56g
D.用烧杯量取200.0ml的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实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对该溶液的组成,甲、乙同学分别做出以下推测:

(1)我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推测都有不足,理由是甲:甲同学没有考虑过滤时已将碳酸钙除去;乙:乙同学没有考虑溶液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不能共存.
(2)我的推测是: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NaOH、NaCl,可能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所有可能的组成,还需设计实验并填写如表
实验操作
(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该溶液的组成
(写出含有溶质的化学式)
 HCl产生大量气泡有Na2CO3NaOH、NaCl、Na2CO3
 Na2CO3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NaOH、NaCl、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写出由8号,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Al2O3
(3)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从1逐渐曾至8.
(4)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结尾.
(5)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
阳离子Na+,阴离子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M长颈漏斗;N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序号),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则满.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在该反应过程中MnO2起催化作用.
(4)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b(填“a”或“b”)端通入.
(5)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水塘的淤泥中往往含有甲烷,用棍棒搅动淤泥将会有气泡冒出.在常温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实验室中常用固体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加热制得.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A装置,收集好气体后,实验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是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8g石灰石样品.把24g稀盐酸分4次加人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表:
稀盐酸的用量第一次加入6g第二次加入6g第三次加入6g第四次加入6g
剩余固体的质量6g4g3g3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62.5%.
(2)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有关:
(1)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2 )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之一,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验证反应产物并探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①MgCO3和Mg(OH)2均为白色不溶物.
②MgCO3和Mg(OH)2均可跟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酚酞遇碳酸氢钠溶液呈浅红色,酚酞遇碳酸钠溶液呈红色.
④CaCl2+Na2CO3═CaCO3↓+2NaCl
(1)提出假设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红.
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CO3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CO3和Mg(OH)2的混合物.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Ⅱ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气体为氢气
实验Ⅲ①取实验I中少量的白色悬浊液,过滤,洗涤干净沉淀,
之后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②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白色不溶物含有MgCO3
实验Ⅳ取实验I中的澄清液,向其中加入少量CaCl2稀溶液只有白色沉淀产生③澄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2CO3(填化学式)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的产物,设计定量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已知:MgCO3$\frac{\underline{\;\;△\;\;}}{\;}$MgO+CO2
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①右图所示实验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B中碱石灰吸收,造成实验误差.
②称取实验Ⅰ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前后装置A增重1.8g,装置B增重8.8g,请分析数据并结合实验Ⅱ、Ⅲ、Ⅳ的结论,补全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MgMg+4NaHCO3+2H2O═2MgCO3↓+Mg(OH)2↓+3H2↑+2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