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2)2个水分子_____;
(3)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
(4)3个钠离子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试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锌片
B.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C. 两份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某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SCR技术可降低柴油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部分转化过程如下:
NONO2
N2
(1)反应①为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
(2)反应②为:4CO(NH2)2+6NO24CO2+7N2+8H2O。若使用60kgCO(NH2)2,可消耗NO2的质量为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希望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4月)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省略),请回答:
(1)写出物质②中的阳离子符号_____;
(2)固态物质③俗称_____;
(3)点燃条件下生成的物质④化学式是_____;
(4)如图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
(5)实验室用物质①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希望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4月)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碳酸钙 B 乙醇(C2H5OH) C 二氧化碳
(2)近期,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有吸附性 B 重复利用 C 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3)如图,二氧化碳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①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_____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_____.则分解不完全.
③上述设想的优点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 充分利用太阳能 c 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④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无色酚酞溶液 b 紫色石蕊溶液 c pH试纸
(4)如图丙,在A瓶中盛满CO2气体,将装有96℃以上但未沸腾热水的B瓶,放入装有相同热水的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先用注射器抽取20mL的水,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但未见B瓶中发生现象.
②再用另一只注射器抽取20mL的浓NaOH,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希望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4月)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B. 进入林区严禁携带火种
C. 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D. 回收废旧金属可保护金属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 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 g镁带样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依据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硫酸钠或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均可采取添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B. 升高温度,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增大
C. 45℃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硫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60℃时,将氯化铵和硫酸钠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40℃时,硫酸钠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25.0g珍珠粉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剩余固体质量(g) | 21.6 | 19.2 | 16.2 | 16.2 |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g。
(2)求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