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因素:①温度  ②固体物质的种类  ③水的质量  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其中可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  )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依据溶解度的定义,结合题目中的操作,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温度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②当温度相同时,固体物质不同则溶解度不同,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而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溶质种类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③根据溶解度的定义,某温度时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例如,20℃时100g水最多可以溶解36g氯化钠,则称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若该温度时,200g水则最多可以溶解72g氯化钠,但溶解度不能说是72g,仍然要换算成100g水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溶解度仍为36g,所以溶剂质量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④固体的颗粒越小,在溶剂中溶解越快,但不会使溶解质量变大,所以溶质颗粒大小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解答时要结合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的含义,结合题目中的选项细致分析对溶解度是否产生影响,对”溶剂质量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要加深理解.一般地,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三:温度、溶质种类、溶剂种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
(2)t1℃时,把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温度升高到t2℃时,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应用
 
法提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A、颜色B、硬度C、可燃性D、熔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测定液体的pH
B、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蜡烛燃烧
C、路面积水被风吹干
D、工业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放入一密闭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冷却到室温后,由于瓶内压强明显减小,瓶塞难以开启的是(  )
A、木炭B、硫磺C、红磷D、蜡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2B铅笔芯的粉未去开启锈锁
B、用纯碱和醋起作用来熄灭烛光
C、用盐酸证明鸡蛋壳的成分含有碳酸根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来防止煤气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Fe”既可以表示宏观的铁单质、铁元素,也可以表示微观的一个铁原子
B、烧碱、熟石灰、纯碱按物质分类均属于碱
C、金刚石、石墨均为碳单质,所以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D、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选项中,事实与解释不符合的是(  )
A、体温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