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炼铁原理及实验装置图可得出:该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并吸收产物二氧化碳;在一氧化碳的还原作用下,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变为黑色;如果通入一氧化碳过量,存在有毒尾气未处理的缺陷.
解答 解:(1)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红色粉末变黑.氧化铁在一氧化碳的还原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一氧化碳有毒,排入空气会污染空气,所以要处理尾气.
(4)实验中没有碳的参与得到铁是纯铁,而工业炼铁中含有碳单质.
故答案为:(1)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2)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CO有毒,排入空气会引起空气污染;(4)炼得的铁不含杂质比生铁更纯.
点评 本题考查了高炉炼铁的原理以及实验中的注意点,更高层次的要求设计实验(证明铁产生)以及实际搭建装置的实验操作能力.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九年级下学期一模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联想到实验室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对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产生了浓度的兴趣.
【提出问题】一定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1)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氢盐都是可溶于水的.BaCO3难溶于水
(4)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1)溶质为NaOH和Na2CO3;(2)溶质为Na2CO3;
(3)溶质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溶质为NaHCO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pH=9 | 该溶液显碱性 |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 有 __________ 生成 | 猜想(4)不成立 |
(3)取步骤(2)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 有气泡冒出 | 猜想(1)和(2)不成立 |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1)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反思应用】同学们回忆起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心想:如果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请你描述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煤块压成粉 | B. | 燃烧时用鼓风机 | ||
C. | 做煤球时加入黄泥 | D. | 将煤块改为蜂窝状煤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一种红色粉末,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
(2)A~G七种物质中,氧化物有_______种;
(3)F→E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
C. | 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 |
D.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