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
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
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分析 【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注意化学式的写法和配平;
【假设猜想】根据酸碱不能共存判断不合理的猜想;
【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解答 解:【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 +2H2O;
【假设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或碱可能过量,但不能同时过量,因为酸碱不能共存,会继续反应,故猜想四不合理;
【实验探究】(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因此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2)溶液中有硫酸,滴加碳酸钠后,碳酸钠会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会看到产生气泡.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到pH试纸上;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
故答案为:【学生板演】H2SO4+2NaOH=Na2SO4+2H2O;
【假设猜想】猜想四;
【实验探究】(1)NaOH或氢氧化钠;
(2)有气泡产生;
【评价反思】
①pH试纸浸入溶液中;
②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点评 此题通过中和反应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方案的评价,解答时要全面审题,认真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表: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g
反应前38.2
反应后36.6
请回答: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催化作用;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计算结果精确至0.1g,下同);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提出问题】: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和Ca(OH)2
            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和Ca(OH)2和Na2CO3;     
你认为可能含有NaOH、Na2CO3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会同时剩余.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你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②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③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上述再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③②①(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使左右两液面相平;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4)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 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D;
A.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           B.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
C.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     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5)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 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frac{a-b}{a}×100%$;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①②③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氢氧化钠.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②(填序号)是不可能的.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情况①正确
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O2(填化学式),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在同学们的合作下,他们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市场上销售的加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商品,说明化学与人类健康密不可分.这里的氟、钙、铁是指(  )
A.单质B.原子C.分子D.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是某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
若此示意图表示阳离子B3+,则n=13;
若此示意图表示阴离子C2-,则n=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铝在我们的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厨房里的铝锅、铝勺,包糖果和香烟的铝箔;制造门窗框架的硬铝(含少量铜、镁、硅)等.请回答:
(1)地壳中铝的含量居所有元素的第3位;利用铝的延展性将其拉成细丝、压成薄片;利用铝的导电性用做电线、电缆;利用硬铝合金的质轻、硬度大和强度好用其制造火箭、飞机、轮船的外壳.
(2)铝制品耐用是因为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该保护膜中铝的化合价为+3;铝元素摄入过多会引起“老年痴呆症”,请对生活中减少铝元素的摄入提一条合理建议少用铝制餐具,或少吃用铝制易拉罐装的饮料、或少用铝箔包装食品等.
(3)铁路工人在野外焊接钢轨时,点燃铝粉与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化铝和Fe(或铁);氮化铝(AlN)因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被广泛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陶瓷工业等,工业上是用氧化铝、氮气、单质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lN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N2+3C$\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AlN+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H2O.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