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注意: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________ 。

(2)盛有药品的试管口应________ 。

(3)在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________ 。

(4)收集气体时,应待气泡________ 时再收集。

(5)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__ 。

装置气密性略向下倾斜外焰连续而均匀冒出将导管移出水面 【解析】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以防生成的气体外逸;(2)盛有药品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3)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4)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刚开始冒出气泡就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5)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水倒流炸裂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B

CO有毒,而CO2无毒

分子构成不同

C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原子间隔变大

D

湿衣服晾干

分子不断运动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A、稀硫酸和稀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因为它们都含氢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B、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一定温度下,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CaO和CaCO3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7.3%的过量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得到208.4g不饱和溶液,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

A. 4g B. 6g C. 8g D. 12g

B 【解析】 根据生石灰和碳酸钙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的特点,氧化钙和碳酸钙中的钙元素都会与盐酸中的氯元素结合生成氯化钙进行分析。 由于生石灰和碳酸钙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CaO+2HCl═CaCl2+H2O可知:溶液增加的质量相当于增加的CaO的质量;所以增加的质量为208.4g-200g=8.4g;所以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荷数为3 B. 电子总数为2

C. 属于氢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1

C 【解析】 A、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应为1,故A错误; B、电子总数应为1,故B错误; C、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为1的为氢元素,故说法正确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则可知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故D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2)用装置B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 在桌面上

A2KMnO4K2MnO4 + MnO2 + O2↑ac 【解析】 (1)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A;(2)用装置B制氧气,可适用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a、排水法收集氧气,加热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般采用排水法进行收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导管口放出气泡时,即刻进行收集 B. 集气瓶收集氧气后,从水槽中移出,盖上玻璃片

C.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 由于氧气不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 【解析】 A、当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进行收集,故错误;B、集气瓶收集氧气后,从水槽中移出,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故错误;C、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正确;D、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5.3金属防护与废金属回收 同步测试卷 题型:流程题

复印用的墨粉中含有Fe3O4粉末。制备Fe3O4的主要流程如下:

资料:Ⅰ.Fe3O4中Fe2+、Fe3+、O2-的微粒个数比是1︰2︰4

Ⅱ.为确保只生成Fe3O4 , 需要通过调节O2的用量,来调控Fe(OH)2与Fe(OH)3的质量比

Ⅲ.第④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

(1)具有磁性的Fe3O4粉末在复印机电磁场作用下,能使墨粉形成字迹或图案。这利用的是Fe3O4的_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操作Y”得到的沉淀Fe(OH)2与Fe(OH)3的质量比为__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物理性质 FeSO4+2NaOH=Fe(OH)2↓+Na2SO4 45 : 107 【解析】 试题利用磁性是物理性质。 (2)在②在,硫酸亚铁与试剂X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硫酸钠,所以X为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FeSO4="Fe" (OH)2↓+Na2SO4 (3)根据题意可知:Fe3O4中亚铁离子与铁离子的个数比为1:2;所以步骤③中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5.3金属防护与废金属回收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西气东输”的铸铁输气管道西起新疆东至上海,延途经过各种土壤。其中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

A. 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C. 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D. 在含沙粒较多、潮湿的土壤中

B 【解析】 试题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B、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缺少氧气和水,铸铁不容易生锈; C、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铁容易生锈; D、在含沙粒较多、潮湿的土壤中,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铁容易生锈;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不可行的一组是( )

A.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以防止白色污染;扫地前洒水以减少空气中的烟尘含量

B. 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水浇灭电线着火

C. 用涂油的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用升温方法加速蔗糖溶解

D. 用小苏打水治疗胃酸过多;蚊虫叮咬后,涂纯碱溶液减轻疼痛

B 【解析】 试题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能减少白色污染;扫地前洒水以减少空气中的烟尘含量,故正确.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用水浇灭电线着火,会造成触电危险,故错误;C、涂油的方法可隔绝空气和水,从而防止铁制品生锈;温度升高加速蔗糖分子的运动,使蔗糖溶解加速,故正确;D、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以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