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Ⅰ.氧气的制备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到的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_______(填 “能”或“不能”)继续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Ⅱ .氧气的收集
(1)装置C、D、E、F在实验室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实验一]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三次。
[实验二]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 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三次。
[实验三]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三次。
实验数据: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氧气的体积分数(%) | 79.7 | 79.6 | 79.9 | 88.4 | 89.0 | 87.9 | 90.0 | 89.8 | 89.3 |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 79.7 | 88.4 | 89.7 |
数据分析:
(2)由实验1、 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考虑操作及药品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后,同学们对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产生了疑问。
[问题一]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
[查阅资料1]①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为氧化铁,因此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有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两种:②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和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③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铁的氧化物也能和稀盐酸反应,但无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将铁丝燃烧后得到的黑色物质冷却,然后研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含有铁。
[问题二]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氧化铁呢?
[查阅资料2]
①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分解温度见下表:
②氧化铁高温分解成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 | 氧化铁 | 铁 | |
分解温度/°C | 1538 | 1400 | / |
熔点/°C | / | / | 1535 |
[理论讨论]根据上述探究及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此温度范围氧化铁已分解。
[拓展延伸]
(1)氧化铁高温分解可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食品包装盒内放有少量黑色的氧化亚铁,若粉末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明包装盒漏气,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如图中 A~I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均由 H、O、C、Fe 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 B、E、H 为氧化物。A 为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C 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 和 I 的组成元素相同,E 和H 的组成元素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A 的化学式为_____。
(2)E→F 的转化在自然界非常普遍,该过程的名称是_____。
(3)C→D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请写出一个符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 I→F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硝酸钾(KNO3)是常用的化学肥料, 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2 C.-2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CO3→CO2 B.Zn→ZnSO4 C.CuO→CuCl2 D.KOH→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 B.用碳酸钙做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1粉末,按图1, 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
B.0℃时,甲中溶液不一定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
D.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则甲中加入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的溶质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材制成桌椅 B. 植物光合作用
C. 灯泡发光 D. 水果榨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毕节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下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 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
C. 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D.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