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C、D装置制取、收集氧气时,C装置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
 
,后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图2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需要控制反应速度,反应条件是常温,以及乙炔微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治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C装置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需要控制反应速度,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A,乙炔微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用图2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b端管口通入.
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
(2)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将导管移出水槽,熄灭酒精灯;
(3)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及根据常用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的收集方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为以后书写化学方程式打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口子酒是我市的名特优产品,其独特的酒香主要来自于酿造和陈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关于乙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含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B、乙酸乙酯属于混合物
C、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D、乙酸乙酯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方程式:
(1)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一包含碳酸钙等杂质的生石灰70g,测得该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42g,高温下充分煅烧,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杂质不反应,也不含钙元素),质量减少2.2g.求:
(1)改养盆中碳酸钙质量.
(2)该样品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红、蓝墨水混合液的纸层析法中形成红、蓝色素带,色素带自下而上分别为
 
色和
 
色,这是因为滤纸对红、蓝墨水的吸附能力
 
填(“不同”或“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少量的花生油加入到汽油中振荡后的现象是
 
,所得液体的名称是
 
.向食盐水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溶质是
 
,溶液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结合如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写出该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
 

(4)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但,还需要对所选发生装置进行如何改进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其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020406080
溶解度(克)12.615.320.025.038.2
(1)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6g该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该物质,若使该物质完全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