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B.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分析 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 解: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g,说明锌和硝酸银、硝酸铜发生了化学反应;
A、因为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不能产生白色沉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如果硝酸铜过量,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呈蓝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C、如果锌过量,取滤渣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该选项说法正确;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反应生成的银和铜,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从微观的视角卡化学变化
从微观的视角蓝物质的化学变化,可以使同学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学会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请认真分析下列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图1是水通直流电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能够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能够结合成氧分子.
(2)图2是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
①由图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frac{\underline{\;点燃\;}}{\;}$2NaCl.
(3)图3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用化学符号表示图中的A、B、C依次是OH-,H+,H2O;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4)图4是金属锌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①从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锌原子和铜离子反应生成了锌离子和铜原子;
②从金属活动性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锌的活动性比铜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分液漏斗.
(2)若B装置中固体为锌粒,②中加入稀硫酸试剂可制H2.要获得干燥的H2,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填名称)的D装置,再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从a端通入(选填“a”或“b”).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能够随时使反应进行或停止.
(4)若用F装置收集NH3,油层的作用是防止氨气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请结合图1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A(填序号).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C(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①写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②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NaHCO3+HCl═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2015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取缔沿街露天烧烤
B.将废旧电池深埋,避免脏乱差
C.将工业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节约成本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干燥和收集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某同学设计的仪器连接顺序为:A→C→B→F(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吸收).
①仪器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②上述连接顺序有不合理的地方,正确的顺序应为A→B→C→F(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③为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E中(填装置字母).
(2)小明同学欲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的氢气来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样品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仪器连接顺序为:A→C1→D→C2→C3(已知:CuO+H2高温Cu+H2O,其中C1、C2、C3为浓硫酸洗气瓶),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
①D处大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②根据完全反应后C2装置的质量变化测定样品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若装置中不连接C1,则样品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将偏小(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之一).
③取混合物样品10g,若测得充分反应后,D处大玻璃管内的物质总质量减少1.6g,则原混合物样品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20%.
④经测定,仪器A中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后溶液pH变大了,试叙述其中的化学原理:稀硫酸与锌粒反应被消耗,使溶液的酸性变弱,pH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b.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c.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气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g.熄灭酒精灯.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dcbaefg.(填字母)
(2)在下列各项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代号,回答注意事项:
A.正放在桌上
B.倒放在桌上
C.导管口一有气泡放出时
D.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        
E.防止水沿导管回流,引起灼热试管炸裂
F.加热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①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目的是F
②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D
③待瓶内的水排净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瓶移出水面后并A
④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某厂生产的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纯碱样品溶液 $\stackrel{氢氧化钙溶液}{→}$ 测定沉淀质量
称取样品ag,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先将反应后混合物过滤,再洗涤、干燥沉淀,最后称量沉淀质量为bg.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2)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3)加入的氢氧化钙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方案二:纯碱样品$\stackrel{稀硫酸}{→}$测定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称取样品ag,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注: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吸收水蒸气.
(5)在稀硫酸与样品反应前后都要通入氮气,反应前通氮气目的是用氮气赶走体系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通氮气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6)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
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硫酸钠或硫酸钠和碳酸氢钠.
(7)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盐酸,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能否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请说明理由.稀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用途
①黄金--装饰品
②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氯化钠--调味品
B.安全知识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鉴别化学药品时可以品尝
③居室装修时应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 
 C.合理利用资源
①随意大量使用塑料袋
②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业产量
③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
D.物质分类
①纯碱属于碱类
②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③生铁属于合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