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1)写出C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
(2)①一定有      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设计]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实验一: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实验二;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证据与结论](3)实验一,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    .实验二,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                                   ,则猜想①成立.
[分析与交流](4)实验一和实验二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  元素,因为                                                        
(5)写出C的两条化学性质                                  
(1)2C+O22CO;
(2)碳;
(3)H;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O;蜡烛燃烧时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反应物提供了氧元素;
(5)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试题分析:(1)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点燃,所以方程式是:2C+O22CO;
(2)假设与猜想:因为只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才是有机物,所以一定含有碳元素;
(3)证据与结论:实验一,由质量守恒定律知,产物中有水生成,说明原料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填:H;
实验二,烧杯内壁附着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所以猜想①成立;
(4)分析与交流:实验(1)和实验(2)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氧元素,因为燃烧需要氧气,故填:氧元素有可能来自空气中的氧气;
(5)碳的化学性质有:具有可燃性,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还原出金属单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有趣的化学实验探究: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图1所示的是小亮同学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过程是:
第1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2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3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2步红磷燃烧时的现象                       
化学反应表达式:                                      
②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集气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体积
B、红磷过少
C、红磷没有燃烧完就急着打开了止水夹
③小博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小博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二、小余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MnO2)还可用氧化铜(CuO)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余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
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氯酸钾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g
/
 

1.2g
CuO  0.5g
 

1.2g
MnO2 0.5g
 
 
①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②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③将实验②反应剩余的固体取出后经洗涤、干燥,再次精确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这样做的目的是                                     ,小余同学认为氧化铜肯定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淳同学对此提出了异议,小淳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第二次精确称量得到的0.5g黑色粉末和1.2g氯酸钾混合放入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发现木条很快复燃。
小淳同学这样做目的是                                
【预期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余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写出实验②反应的表达式                           
三、有趣的改进实验
①小晴同学学了分子性质这节内容后,改进了书本上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晴同学找来废弃的医疗用品-----微型Y 形管,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她进行该实验是为了探究                     ,实验过程中能看到的现象是             ,小晴同学设计的实验优点是              

②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用气卿(能不断鼓入空气的装置)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           火焰。
写出实验中硫磺燃烧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在消除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有利于        .你推断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 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能作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能增大生成物的质量               D.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提出问题】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除了二氧化锰,是否有其他物质也能作催化剂?
【查阅资料】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进行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操作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2)步骤①的目的是                                                     
(3)步骤④对应的实验操作是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拓展探究】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作用,其中观察效果最差的是       (选填序号)。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小明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明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水泥块,先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1)【猜想】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认为需要增加去探究: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 CO2 、H2O ;            乙 CO、H2O;
丙 NH3、CO2 、H2O;        丁 CO2 、CO、H2O 。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若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请写出甲烷在此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其理由是                              ,C装置的作用是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1)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如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等.为减小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开闭情况是                                          
(3)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
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实验室里,小珂同学看到氢氧化钠试剂瓶的瓶口有一层白色粉末。她对白色粉末的成分作出了一些猜测。
猜测一: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测二:可能是碳酸钠
猜测三: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为探究白色粉末的成分,她将该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后,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无色气体是       
(2)在溶液2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3)由实验现象可知,猜测       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图实验的结论是                              
(2)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3)C图中的实验操作会导致的后果是                
(4)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小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同学们将稀盐酸与刚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实验二】小芳改进了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镁,没有现象,说明              .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如图实验二).
(1)开始时没有气泡,持续滴加后产生气泡,说明盐酸确实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请你帮他们再设计一个实验,(写出操作及现象)也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实验二给你提供的信息是:                                                     
【实验三】小芳将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氧化铁的试管中,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黄,证明发生了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为:                           
【表达交流】有些反应伴随固体消失、变色等现象,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可以通过                      将无现象实验显性化,获得结论.
【反思应用】根据大家的交流,若继续向实验三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刚开始没有沉淀,过一会儿有红褐色沉淀出现,说明                             
【拓展延伸】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