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时,发现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溶液恢复为无色。溶液的红色为什么会变成无色呢?他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有关。
(理论分析)
(1)对于乙同学的猜想,大家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_______,所以红色不会消失。
(查阅资料)为了排除是酚酞溶液导致的原因,同学们决定重新配制酚酞溶液进行实验,他们在网络上查阅了资料,百度百科中对酚酞的描述如表:
中文名 | 酚酞 | 结构式 | |
外观 | 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 ||
常温下溶解性 | <0.1g/100mL(水中) >5g/100mL(乙醇中) | ||
化学式 | C20H14O4 |
(2)由上表可知,配制酚酞溶液的溶剂是_______(选填“水”或“乙醇”)。在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实验中,往待测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即可,滴入过多的酚酞有可能出现白色浑浊的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验证)
(3)为了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四位同学在一支密闭的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密度比空气大的稀有气体,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随后注入新配制的酚歌试液,观察到的现象依然是溶液先变成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如图稀有气体应由导管口_______(选“a”或b”)处通入。
(4)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_______ | _______ |
(应用拓展)
(5)从查阅百度百科资料知道,酚酞(以H2In表示)其实是一种极弱的酸,其遇碱变红的变化表达式为:H2InIn2﹣ (红色)。
根据上述信息,请写出H2In遇NaOH溶液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也呈碱性 乙醇 酚酞微溶于水 b 将原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取稀释后的少量溶液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一会红色不消失 H2In+2NaOH=Na2In+2H2O
【解析】
[理论分析](1)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虽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红色不会消失。故填: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也呈碱性
[查阅资料](2)由上表可知,配制酚酞溶液的溶剂是:乙醇;在检测溶液剂酸碱性的实验中,往待测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即可,滴入过多的酚酞有可能出现白色沉淀的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酚酞微溶于水;故填:乙醇;酚酞微溶于水
[实验验证](3)为使试管内的空气排尽,应由导管口b处通入;故填:b
(4)为验证酚酞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有关,可将原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取稀释后的少量溶液滴入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一会红色不消失,说明丁同学的猜想正确;故填:实验方法:将原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取稀释后的少量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实验现象和结论: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一会红色不消失
[应用拓展](5)H2In与NaOH反应生成Na2In和水,配平即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In+2NaOH=Na2In+2H2O。故填:H2In+2NaOH=Na2In+2H2O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1)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①A中分子为甲烷分子,甲烷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
②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不仅可以作为燃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物质。例如,在高温条件下,甲烷可以生成碳和氢气,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 | C.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酸、碱、盐、氧化物中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甲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M的化学式为_____;
(2)乙→丙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甲→M的反应类型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加热前,先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好,再倒立在水槽中
B. 实验开始时,先将导管口伸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 收集O2后,先在水面下盖好玻璃片,再将集气瓶移出水槽
D. 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对比实验(如图):两个体积相同且均装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气球上端的玻璃管与外界大气相通。操作:分别向两锥形瓶中滴入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轻轻振荡。
(1)设计该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
(2)现象:观察到A、B两瓶内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
(3)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微观示意图(如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丙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B. 丙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C.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 甲、乙、丙中的氢原子核内都是1个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探究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时O2和CO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B. 蜡烛发生了不充分燃烧
C. 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D.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费俊龙和聂海胜在“神舟”六号飞船中的照片,请你从化学的视角对“神六”飞船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中每人每天大约需要0.9kg氧气、2.5L水、0.6kg食物,排出1.0kg二氧化碳、1.8kg水蒸气等。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
(2)“神六”飞船的外壳是用金属、玻璃、工程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
(3)为了处理人体排出的CO2,飞船上采用了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是___,飞船上LiOH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在“神六”飞船中有篮球大小的储氧瓶6个,储氮瓶2个,它们是航天员的生命之源。舱内空气一天一换。宇航员说:“舱内的空气比地面还好。”请你设计:怎样使得舱内气体成分大致和地面保持一致___?〔请注意题(1)所给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