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前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为12.80g,玻璃管质量为52.30g;反应后玻璃管及其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4.81g,装置B增重0.22g,装置C质量未改变。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C-12O-16)
①当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时,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结束
②玻璃管中反应结束后仍要缓缓通入氮气将装置内残留的气体生成物排出
③玻璃管中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④NaOH与CO2反应导致装置B质量增加
⑤装置C的质量未改变说明没有气体通入该装置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前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为12.80g,玻璃管质量为52.30g;反应后玻璃管及其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4.81g,装置B增重0.22g,装置C质量未改变。通过计算碳过量。①当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时,碳与氧化铜开始反应。故①错误。②玻璃管中反应结束后仍要缓缓通入氮气将装置内残留的气体生成物排出。故②正确。③玻璃管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故③错误。④NaOH与CO2反应导致装置B质量增加。故④正确。⑤装置C的质量未改变不能说明没有气体通入该装置。故⑤错误。故B正确。
考点∶考查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实验①的结论是 。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家庭用电熨斗构件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锈钢属于 (填 “纯净物”、“混合物”)。
(2)电熨斗构件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
(3)电熨斗不用时,要即时断开电源,否则可能引发火灾,电熨斗通电产生热量属于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使可燃物_______________而引发燃烧。
(4)不锈钢可以防止铁生锈,请你再列举出一个防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
A. Na2CO3 苏打 碳酸钠 B. CaO 生石灰 消石灰
C. Ca(OH)2 熟石灰 氢氧化钙 D. NaOH 烧碱 苛性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 ①铁 ②冰水混合物 ③医用75%的酒精 ④氢气 ⑤液态空气 ⑥矿泉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写出其中3条).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______→F.
(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若用如图J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
B.气球膨胀变大,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
C.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变
D.气球比原来更瘪了,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