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 A、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Na2CO3的主要步骤是: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静置、过滤得NaHCO3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中,灼烧2小时,制得Na2CO3固体.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                     
温度
溶解度盐
0℃10℃20℃30℃40℃50℃60℃100℃
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9.8
NH4HCO311.915.821.027.0----
NaHCO36.98.19.611.112.714.516.4-
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377.3
请回答:
(1)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NH4HCO3分解,若低于30℃,则反应速率降低;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水浴加热;
(2)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使反应充分进行.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NaHCO3的溶解度最小.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NaCl、NH4Cl、NH4HCO3杂质(用化学式表示);
(3)过滤所得的母液中含有NaHCO3、NaCl、NH4Cl、NH4HCO3(用化学式表示),需加入HCl,并作进一步处理,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l;
(4)测试纯碱产品中NaHCO3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W 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32-+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体积为V1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溶液体积为V2 mL.写出纯碱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NaHCO3(%)=$\frac{c({V}_{2}-{V}_{1})M}{1000W}$×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氧气 O2B.五氧化二磷  P2O5
C.高锰酸钾K2MnO4D.水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结论.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反应前质量均为m前、反应后质量均为m后):
①甲组药品反应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验证了质量守恒,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②乙组药品反应前、后质量关系为:m前>m后,请解释原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逸出,总质量减少,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
(2)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酚酞溶液现象为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B(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3)图B所示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E(填字母).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E. 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15.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名称是氩.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铝离子的离子符号是Al3+
(4)上表中金属元素有3种;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关系密切.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电子层数相同.
(6)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D.
A.电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质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C.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氯化钡溶液;除去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可先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然后再过滤,就可以得到较纯的盐酸;若要证明混合溶液中含有Cl-和SO42-应先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再加稀硝酸,证明SO42-存在并除去SO42-,将沉淀滤去,在滤液中,再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再加硝酸银溶液证明Cl-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结合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
(2)如果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C装置收集;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3)若采用高锰酸钾选择A和D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还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导管阻塞.实验结束时应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导致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检验一瓶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木条复燃,则气体已满.
(5)某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对氧气性质进行探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小李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铁丝表面的锈未打磨干净(合理均可);另一同学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没有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②从某网页上查阅到如下信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应在30%~50%之间.为探究更加具体和准确的数据,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排空气法向集气瓶中通入一定体积的氧气,通入氧气的体积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和有关实验现象如表表:
1号瓶
(收集34%的氧气)
2号瓶
(收集35%的氧气)
3号瓶
(收集36%的氧气)
4号瓶
(收集37%的氧气)

不复燃

不复燃,但很亮

很亮,复燃

立即复燃
这时,小张同学脱口而出:“氧气约占36%时就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最低体积分数”,而其他同学立即反对,理由是该瓶中还有体积为64%的空气,空气中也有氧气,你认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49%(实验数据均取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在Cu(NO32、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银,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