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
(2)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答出一种即可)。
【答案】(3分)(1)t2℃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或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150
(3)降低温度(增加溶质A或蒸发溶剂)
【解析】析:(1)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可以判断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利用图示的曲线,查出t2℃时物质A的溶解度,判断将6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是否可以完全溶解,并计算出所得溶液的质量;
(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利用图示的曲线,判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改变情况,据此确定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解:(1)P点为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也可判断此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由图示的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50g,即此时100g水最多可以溶解A物质50g,因此,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有10gA物质未能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100g+50g=150g;
(3)根据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除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的方法外还可以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之饱和;
故答案为:(1)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或t2℃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150;
(3)降低温度(增加溶质A或蒸发溶剂).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 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C.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
D. 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 水汽化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 水在通电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不仅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且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溶解时吸热
D. 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 KNO3 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 t1℃时,100gKNO3 饱和溶液中含有 20gKNO3
C. t2℃时,NaCl 饱和溶液与 KNO3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一定相等
D. 当 KNO3 溶液中含有少量 NaCl 时,通过可降温结晶的 方法提纯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获得单质钯(Pd),取100 g17.7%的PdCl2溶液,加入10.0 g金属Co粉,使其充分反应,得到Pd和钴的氯化物溶液。经分析所得Pd的质量为10.6 g,未反应的Co粉质量为4.1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95.3 g B.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3 g
C. 所得溶液为CoCl3溶液 D. 所得溶液为Co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可参与光合作用,B是酸溶液,C为黑色粉末,D为钡盐溶液,E溶液显碱性, F为盐溶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
(1)在图中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足量的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