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验二氧化碳
B.
将氯化钠倒入  量筒中配制溶液
C.
研磨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
D.
向试管中  滴加液体

分析 A、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B、根据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
C、研磨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
D、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特别要注意防止污染试剂.

解答 解:A、能使燃着的火柴熄灭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可以是氮气、二氧化碳等,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B、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应该放在烧杯内溶解,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C、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即扇闻,故本选项操作正确;
D、为了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后再进一步污染试剂,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要求同学们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及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1)如果用符号${\;}_{A}^{Z}X$表示原子构成,其中X代表某原子的符号,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Z表示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Z,X原子的核内有Z-A个中子,核外有A个电子.
(2)据最新报道,元素钬(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钬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6,核电荷数为67,则核内中子数为99,构成一个钬原子(Ho)的粒子数共有233个.
(3)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两种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在t2℃时,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等
C.要从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时,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根据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升温一定能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D.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2
C.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gD.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玻璃管中盛有8.8gCuO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当黑色全部转变为红色时,停止加热冷却,并测得:
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
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
(1)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11:80,你认为该数据否(填“是”或“否”)合理,理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与碱石灰反应;
(2)甲、乙两位同学对于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甲同学认为是D装置右边的空气对D的影响,使D的测量值偏大(填“大”或“小”),故他在D装置的右边又加了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乙同学则认为C装置的玻璃管内有原先的空气未排出,于是他在C、D装置之间连了如下图所示的导管装置,你认为在加热CuO之前,应关闭b,打开a(填操作),通一会氢气;
(3)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存在有疑问,8.8g的CuO如果被完全还原,固体质量应减少1.76g,于是他通过老师得到了以下相关资料:
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成Cu;
②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与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
所以他大胆地猜测上述实验中C装置内得到的红色固体中一定混有Cu2O,为了测出该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的质量分数,他做了如下实验:
从玻璃管中取出ag红色固体,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红色固体bg.试计算该红色固体中氧化亚铜所占的质量分数为$\frac{9(a-b)}{5a}$×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02与H20,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因为H20与H20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三个条件
D.因为化学反应遵守质景守恒定律,所以3g木炭能与10g氧气反应生成13g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B.含硫火柴头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D.水通电时正极产生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现有镁、铝、锌的混合物20g与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水后得到固体68g,如果将实验中用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其他操作不变,蒸发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A.68gB.91gC.55.5g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