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某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6 g胆矾晶体,研细后加入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将足量的NaOH溶液与上述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滤后洗涤沉淀;
③将所得沉淀转移到坩埚中,均匀缓慢加热至完全变为黑色,研细备用;
④按如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MnO2的催化效果作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 mL气体为准(见图甲),其他可能影Ⅱ向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编号KClO3质量(g)其他物质质量(g)待测数据
12.0
22.0CuO 0.5
32.0MnO2 0.5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2)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生成5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ad(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内液面相平再读数
(4)若50 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 刻度间相差1 m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体积的读数为20.8.
(5)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 成实验)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以上实验表明,加入CuO后产生O2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CuO能加快KClO3的分解

分析 本探究题的目的是证明氧化铜对氯酸钾的催化作用,过程是先用胆矾通过化学方法制取氧化铜,再让氧化铜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并与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比较生成等量氧气所需的时间,来证明氧化铜对氯酸钾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由于①②③步中有溶解,过滤,转移固体等操作,所以都要用的玻璃棒,表格中的“待测数据”应是本实验的关键,就是测定反应时间,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要准确,方法要规范,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时,要从催化剂的特点入手,即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解答 解:(1)由于①②③步中有溶解,过滤,转移固体等操作,所以都要用的是玻璃棒.
(2)本题的目的是验证氧化铜的催化作用,关键是测定反应时间,所以表格中的“待测数据”就是测定反应时间,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4)注意量气管的刻度是上面小,下面大,所以读数应是20.8mL.
(5)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要从催化剂的特点入手,通过实验来验证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答案:(1)①②③;
(2)生成5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3)ad;          
(4)20.8;
(5)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1往KClO3中加入CuO后加热并与未加CuO时进行比较
2固体冷却后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3将称量后的固体与H2或CO反应
检验CuO能否加快KClO3的分解

检查反应前后CuO的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
检查反应后CuO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点评 认真阅读题干是解决这类题的基础,明确题目要求,读懂出题者要考查的意图,逐一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1)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2)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乙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Ca(OH)2]和氧气.
你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最终产物不可能是氧化钙.
(3)设计实验:验证另一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中.
①木条复燃

有氧气生成
取实验静置后的上层清夜,②通入二氧化碳气体.③出现浑浊④有氢氧化钙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中浓盐酸的标签如右图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计算:
(l)取该浓盐酸50g,稀释成20%的稀盐酸,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多少?
(2)完全中和上述25g20%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鲜牛奶变质B.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D.动植物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质量算空气约含氮气78%
B.空气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
C.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空气仍可保持洁净
D.空气中稀有气体一般难与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A、B、C、D、E 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一种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B中两元素质量比为3:8;人体胃酸中含有D,可帮助消化;生活中F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且F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A和E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物质的化学式为HCl;F物质的化学式为H2O.
(2)G→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A与D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该反应放出(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医疗急救、炼钢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它是由3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由24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有S2--和S两种粒子,回答: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S2-和S的质子数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填相同或不同);已知S2-有16个质子,则其核外共有18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固体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方案一.
理由是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对环境没有污染.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小明通过实验验证,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
小明为进一步研究,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
联想到学过的知识,小明判断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和一种无色气体,并对生成的气体成分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设:
①该气体是CO  ②该气体是H2  ③该气体是O2
你认为上述假设哪个更合理③(填“①”、“②”或“③”).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合理假设(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