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制备金属Ag:将Fe和AgC1混合后过滤
B.鉴别NH4NO3固体和NaCl固体:取样,分别溶于水
C.除去N2中混有的CO: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分离MnO2固体和CuO固体: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

分析 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NH4NO3固体和NaCl固体均易溶于水,结合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根据MnO2固体和CuO固体均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氯化银难溶于水,不能与氯化银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B、NH4NO3固体和NaCl固体均易溶于水,但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
C、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D、MnO2固体和CuO固体均难溶于水,用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不能分离,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还没画完,请你将乙图补充完整,使该模拟图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由图示可以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填“分子”或“原子”).
(3)甲到乙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条件下,氢分子分成氢原子,氯分子分成氯原子,则乙到丙变化的实质是每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XYZQ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22845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待测24014
则(1)该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
(2)反应后测得容器中X的质量为55g.
(3)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53:22:8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降温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2℃时,40g乙加入100g水中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成立的是(  )
A.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化合物一定含碳、氢元素
B.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碱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溶液中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时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由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酸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3)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填“>”、“<”或“=”=7.)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pH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试剂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石灰水及稀硫酸中,能产生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硫酸铜溶液B.石蕊溶液C.酚酞溶液D.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家长带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结果引发爆炸.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现象是由白色变成蓝色.
【猜想】(Ⅰ)含可燃性气体CO;
(Ⅱ)含可燃气体CH4
(Ⅲ)含可燃气体CO和CH4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瓶内水流出,将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备用.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1)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目的是除CO2等酸性气体
(2)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目的是除去H2O.
(3)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烧杯内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用内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①无水硫酸铜变蓝

②烧杯内壁变浑浊.
①证明有H2O生成.
②证明有CO2生成.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Ⅱ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CO的存在,其方法是将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粉末,看粉末是否变红.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通风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实验能反映金属的化学性能的是(  )
A.
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B.
金属的性质
C.
燃烧条件的实验
D.
铁丝的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