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均用到了水。
(1) A装置中,进水量偏少的原因有_____;
A 红磷加得太多
B 装置气密性不好
C 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夹子
D 弹簧夹未夹紧
(2) B装置中,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_____ (填化学式),减少空气污染。
(3) C装置中,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4) 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5) D实验中,如进行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滤液浑浊、过滤失败的有_____ (填字母)。 .
A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壁
B 玻璃棒下端重重戳在一层滤纸处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南山集团东海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第一周期 | |||
第二周期 | |||
第三周期 |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下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甲可知,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原子;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位于第_____________周期.
(2)由图乙可知,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丙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NaClO2中氯的化合价是_______.
(4)由图可知氯化钠是由________(填“离子”、“分子”、“原子”)构成;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氯化锶的化学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金属 | Ti | Mg | Cu |
金属表面现象 | 放出气泡速度缓慢 | 放出气泡速度快 | 无变化 |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B. 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 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D. 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苯丙胺类药物有强烈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属于体育运动员的违禁药物。对于其中化学式为C9H13N的化合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B. 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
C. 不属于氧化物
D. 分子中C、H、N原子个数比是9∶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南开融侨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4)碳酸钙固体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南开融侨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构成物质的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B.所有的原子都能构成分子
C.镁和氦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数字化实验可以准确、直观的比较实验结果。先用质量相同、颗粒大小不同的碳酸钙与浓度相同的盐酸反 应,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锥形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并绘制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B.b 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C.等质量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参加反应,粉末状碳酸钙产生 CO2 多
D.对比曲线①②中 a、b 或 c、d 两点实验数据,可比较锥形瓶内的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测定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合金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 39.92 | 59.84 | 79.80 | 99.80 |
(1)该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第三次加入稀盐酸后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