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根据图1中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两根木条的现象及原因分别是什么:第一根木条不能复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慢;第二根木条复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甲实验验证了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了催化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乙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丙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时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为先加固体药品,再加液体药品,若向试管中加入的盐酸过多,可能的后果是液体溅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4)如“图2”是常见气体的收集装置,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为D,如果用装置D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a(填“a”或“b”)端进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分析 (1)根据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氧气有助燃性,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2)根据铁丝在氧气反应的注意事项,以及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实验时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为先加固体药品,再加液体药品,向试管中加入的盐酸过多,可能的后果是液体溅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1)甲实验中第一根木条不复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翻出的氧气很少;第二根木条复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一中,过氧化氢也会分解只是速度慢;实验二中,我们知道水在通常情况下不分解,加入二氧化锰没有明显现象,说明了二氧化锰不能使水分解产生氧气;对比上面两个实验,要得到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结论,只要向盛有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果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说明了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实验时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为先加固体药品,再加液体药品,向试管中加入的盐酸过多,可能的后果是液体溅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为D,如果用装置D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不能复燃,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慢,复燃,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催化,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火柴快燃尽,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先加固体药品,再加液体药品,液体溅出,CaCO3+2HCl=CaCl2+H2O+CO2↑;
(4)D,b,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提示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与对应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氯化钠NaClB.二氧化碳 CO2C.碳酸钠 NaCO3D.四氧化三铁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了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数据如表:
提示:氯化钠不与氯化钙反应,氯化钠、氯化钙和碳酸钠都能溶于水.
 编  号第1次第2次第3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755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505075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444
完成下列计算:
(1)第3次实验氯化钙有剩余?
(2)碳酸钠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课外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按下图进行实验: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
目的是保证瓶内氧气充分耗尽.
(2)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集气瓶中,能
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3)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与理论值有较大的偏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答一点).
(4)写出磷在空气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5)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否(填“能”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续继溶解任何溶质
B.所有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降温来达到饱和状态
C.对将要成为饱和状态的溶液,只要蒸发溶剂一定能成为饱和溶液
D.当某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015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全球上市.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达本胺由四种元素组成
B.西达本胺由48 个原子构成
C.西达本胺是一种化合物
D.西达本胺分子中氟、氮、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用学过的知识填空
(1)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的是乳化作用.
(2)生日蜡烛一吹即灭,其灭火原理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3)日常生活中,自来水需要煮沸后再饮用,煮沸的目的是杀菌消毒、硬水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人们将蔗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发现生成了水滴,留下了黑色的炭.由此来看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如果将其在空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如果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若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a(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装置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的操作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现象是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4)将二氧化碳依次通过E、F装置.E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现象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F装置中发生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