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氢能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工业上可用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下列工艺过程制取氢气.
(1)上述流程的化合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一种化学式即可),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填一种化学式即可)。
(2)反应器中H2O、SO2和I2反应生成H2SO4和HI,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
(3)膜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氢气具有可燃性——作火箭的燃料 B. 干冰易升华——做致冷剂
C.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 D. 活性炭疏松多孔——制作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构成 | B.实验操作 |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②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 ③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 ①先查气密性,再装药品 ②气体先验纯,再点燃 ③排水法收集氢气,先盖好玻璃片再正放桌上 |
C实验记录 | D实验方法 |
①用10mL量筒量取8mL水 ②酚酞溶液中滴入浓氨水,溶液会变红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8g食盐 | ①鉴别O2、CO2---用澄清石灰水 ②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③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上升 | 原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 |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 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改变 |
C |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D | 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东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化学学习小组提出以下说法: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②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③过滤时,漏斗尖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④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⑤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⑥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东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 现象 | 解释 |
A | 物质热胀冷缩 |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B | 八月桂花香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C | 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D | 水电解 |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右图是实验室里标签破损的一瓶溶液,只能看清“K”和“O4”。某同学对瓶中溶液是什么作了如下猜想,你认为她的猜想一定不合理的是 ( )
A. 高锰酸钾溶液 B. 锰酸钾溶液 C. 硫酸钾溶液 D. 碳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澄要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判断和认识错误的是
A.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B. 没等装置充分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C. 弹簧夹没有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 红磷熄灭后瓶内肯定没有氧气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