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美国两位科学家通过对碘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如图下列关于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6.9g
B.碘元素与钙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I2
C.碘元素与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碘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3

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没有单位g,故错误.
B.碘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显-价,钙元素为+2价,碘元素与钙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I2,故正确;
C.碘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原子的最外层也是7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似,故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3,表示原子序数为5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3,故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取浓硫酸
B.
读取数据
C.
稀释
D.
装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2中的(O2 )   红热的木炭
B.NaCl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稀盐酸
C.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铜粉中的(铁)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两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1)化学小组选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①仪器的名称:a是试管,b是酒精灯.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写一个),实验时对应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B(填标号,下同)和D
(2)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Ⅰ.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2CO2═2K2CO3+2I2
乙:4KI+O2+2H2O═4KOH+2I2
Ⅱ.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端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CO2+Ca(OH)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无法判断碳酸钾是按照反应甲的原理产生,还是按照乙原理生成的氢氧化钾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产生的.
[实验2]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③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反应乙不是造成碘化钾泛黄的原因.
[实验3]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
化学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
④简述化学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向瓶内加入少量水.
【实验结论】
⑤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合金中除含金属外,也可以含有非金属.已知某铝合金粉末除含铝、铜外,还含镁和硅中的一种或两种.小冬设计实验对该铝合金粉末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硅不能与盐酸反应.
(2)铜、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铝、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得到相同的气体.硅有氢氧化钠的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Si+2NaOH+H2O=Na2SiO3+2H2↑,足量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NaAlO2,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镁.
猜想二: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硅.
猜想三: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镁和硅.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
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粉末中还含有硅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
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实验二1、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2、取滤渣,加盐酸或硫酸
粉末中还含有镁
【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2.4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1.8g水和3.2g二氧化硫,则2.4g改物质含氢元素的质量为0.2g.该反应方程式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氩气Ar       ②2个硝酸根离子2N${{O}_{3}}^{-}$     ③五个铝离子5Al3+
④干冰CO2 ⑤氯酸钾KClO3  ⑥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以及该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苏打、NaHCO3、酸B.汞、水银、Ag、金属单质
C.氢氧化钙、石灰水、Ca(OH)2、碱D.乙醇、酒精、C2H5OH、有机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