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向AgNO3、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则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滤纸上只有Ag,滤液中有  Cu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Fe2+
C.滤纸上有  Ag、Cu,滤液中有Fe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Fe2+

分析 根据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考虑本题,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硝酸银,然后再根据铁的量具体分析问题即可.

解答 解:根据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硝酸银,说明铁把硝酸银中的银完全置换出来,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根据加入铁粉的质量多少,可得到以下几种可能:
①硝酸银完全被置换出来,铁没有剩余,铁就不能和硝酸铜反应,故滤渣中就没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亚铁;
②硝酸银完全被置换出来,铁有剩余,接着和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则滤渣中含有铜,若铁与部分硝酸铜能发生反应,所得滤液所含溶质为:Cu(NO32和生成的Fe(NO32;若加入过量的铁的量,硝酸银与硝酸铜都被全部反应,所得滤液所含溶质为生成的Fe(NO32;因此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铜也可能没有硝酸铜;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把金属放入多种盐的混合溶液中,首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置换的先后顺序为由弱到强,最强的最后置换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押题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中,根据有关现象得出结论,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少量无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B

向盛有少量无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

向盛有少量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泡

该固体一定含有碳酸盐

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该气体一定是氢气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黄石大冶市还地桥镇2017届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铝原子____; ②铵根离子____;

③氯化亚铁____;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④B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氧化物)。

⑤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

⑦此反应是否___(填是或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轮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已知A、B、C、D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以及Fe之间相互反应情况如图所示,“—”连接的两物质能反应。已知B+Fe→无色气体,Cu(OH)2是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物质中的溶质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
【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与表达】
(1)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2)实验I中,将小烧杯中的所以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最后一次加入稀盐酸,仍没有气泡产生.
(3)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填操作名称),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烧瓶内气压增大,稀盐酸难以完全推入烧瓶中或仪器连接处脱落.
【记录与处理】
(4)已知实验I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AC.
A.m(小烧杯)   B.m(大烧杯)    C.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
(5)实验II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12345678910
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
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80ml,理由是原稀盐酸占有10mL体积.
②根据你的认识,在如图3坐标图中绘制出0~10min生成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反思与评价】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I的优点是实验操作简单或便于读数,实验Ⅱ的优点是在密闭体系内反应更加环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③⑤⑦,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④⑥,属于化合物的有①④,属于单质的有②⑥,属于氧化物的有①.
①蒸馏水   ②水银    ③澄清石灰水   ④氯酸钾    ⑤硬水⑥铁水    ⑦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剩余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空气中点燃一支蜡烛时,发生的变化是(  )
A.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只有物质形态的变化
C.只有化学变化D.只有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根据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
(1)镁粉可以作为照明弹的原料,因为: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高锰酸钾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因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CO2+H2O═H2CO3
(4)在400℃左右,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氨气可将有毒气体NO还原为水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frac{\underline{\;催化剂\;}}{400℃}$6H2O+5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1的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请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的乙(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
(2)曲线上C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用4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