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答案】(1)①试管 ②集气瓶
(2)2H2O2 MnO22H2O + O2 ↑ 或 CaCO3+ 2HCl=CaCl2+ H2O + CO2↑ (3)A b
【解析】试题分析:(1)常见仪器的识记①试管、②集气瓶
(2)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B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故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 + O2 ↑ 或 CaCO3+ 2HCl=CaCl2+ H2O + CO2↑或Zn + H2SO4 ="==" ZnSO4+ H2↑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故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A,可以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实际就是排水法收集),气体应从短管,即b端通入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
Ⅰ.蚁酸的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Ⅱ.蚁酸隔绝空气并加热时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显酸性。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元素,推测出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分解时生成水。
(3)对它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I是CO2; 猜想II是______;
他们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先向A中通入一会儿N2,再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其中。
①先通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I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③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装置D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处理方法是_________
【拓展延伸】汕头是白蚁的高发地区,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很相似,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______)
A. 大理石
B. 镀锌水管
C. 铜制品
D. 铁栏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分有:K(1.0~27.0)mg/L;Cl(1.0~24.0)mg/L。这里的K、Cl是指
A.元素 B.单质 C.金属离子 D.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
B.油锅着火可以立即用冷水浇灭
C.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D.教室里能够闻到墙外的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 | 事实 | 解释 |
A |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 CO2分子很小 |
C |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D |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 分子可以再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化学过程中有许多“不同”.下列对“不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CO与CO2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铁丝与铜丝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的原子不同
C.金刚石与石墨性质不同﹣﹣由不同碳原子构成
D.O2急救病人而O3则不能﹣﹣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