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图甲是镁原子和氧原子形成氧化镁的示意图.
①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图中的x=12.
②从得失氧的角度看,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反应中镁原子失去(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③由图甲可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后,其化合价将降低(填“升高”或“降低”).
(2)图乙是NaCl与AgNO3两溶液反应的示意图.
①图中NO3-的名称是硝酸根离子.
②该反应的本质是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③写出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另一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反应物之一为AgNO3).
(3)图丙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①溶液X是酸(填“酸”、“碱”、“盐”),试剂A的名称是紫色石蕊试液.
②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Fe2O3
③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Fe.
④若X是稀盐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H)2═CuSO4+2H2O.

分析 (1)①根据氧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通常显-2价,镁元素通常显示+2价,原子得失电子后,质子数不变进行分析;
②根据有氧参加的反应叫氧化反应,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进行分析;
③根据原子得到电子后质子数不变,电子数增加,所以形成的离子带负电,化合价降低进行分析;
(2)①根据常见离子的名称进行分析;
②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
③根据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分析.
(3)根据图框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黄色溶液应该是铁盐的溶液,浅绿色的溶液应该是亚铁盐的溶液,蓝色溶液应该是铜盐的溶液,那么无色溶液就应该是酸的溶液,从而可以得出,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故A为紫色石蕊,B为氧化铁,C为铁,D为氢氧化铜,同时蓝色溶液可以与C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也可以验证C为铁,据此可以完成该题的解答.

解答 解:(1)①氧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通常显-2价,镁元素通常显示+2价,所以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原子得失电子后,质子数不变,所以图中的x=12;
②有氧参加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所以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③原子得到电子后质子数不变,电子数增加,所以形成的离子带负电,化合价降低;
(2)①图中NO3-的名称是硝酸根离子;
②通过分析微观图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③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3)①由题意可知,黄色溶液、蓝色溶液、浅绿色溶液都是盐的溶液,能够三种物质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且带颜色的盐的只有酸的溶液,所以X应该为酸,和酸反应生成红色溶液的就是紫色石蕊试液;
②若X为稀硫酸,B为氧化物,它们生成的是黄色溶液,我们知道的黄色溶液应该为铁盐的溶液,所以B应该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③我们所学的浅绿色的溶液只有亚铁盐的溶液,当X为稀盐酸,C为单质时,那么可以知道C应该为单质铁.
④我们所学的蓝色溶液只有铜盐的溶液,所以在这里和稀硫酸反应的碱应该为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Cu(OH)2═CuSO4+2H2O.
故答案为:(1)MgO,12;②氧化,失去;③降低;
(2)①硝酸根离子;②氯离子和银离子;③HCl+AgNO3=AgCl↓+HNO3
(3)①酸,紫色石蕊试液;②Fe2O3;③铁;④H2SO4+Cu(OH)2═CuSO4+2H2O.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导致氧气不纯的原因之一是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就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①若用C装置收集CO2,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②若用E装置干燥CO2,E中应盛放浓硫酸;
③若用B、E、F装置组合测定产生CO2的体积,则装置接口顺序为a→c→b(填b、c顺序)→d,若E中不放植物油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常温下A、B是黑色固体,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1;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G俗称纯碱;反应②和③各能生成一种沉淀,且沉淀颜色不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根据关系图回答
(1)G的化学式:Na2CO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
(4)反应②的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是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E为白色沉淀,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AHCl,FCuO或Cu(OH)2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
(3)C溶液与铁粉反应后,取剩余固体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请分析:C与铁粉反应后的溶液组成中除了H2O外,一定存在的物质有FeCl2,可能存在的物质有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食盐水、蔗糖水都能导电
C.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和煮沸
D.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加碘食盐是指在氯化钠(NaCl)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0℃时,NaCl的溶解度>KIO3的溶解度
B.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KIO3溶液和NaCl溶液
C.KI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20℃时,NaCl饱和溶液质量分数>KI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从Cl、H、O、Na 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单质氧化物
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1)今春,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的化学式是CO2
(2)生理盐水中溶质为氯化钠(填名称).
(3)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为CH4(填化学式).
(4)厨房中有白糖和纯碱两种白色固体,请用化学方法鉴别分别取少量固体,分别向其中滴加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纯碱,无气泡产生的是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填步骤名称).
(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填名称).
(3)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图该同学观察方式正确的是A(填序号).
(4)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已知某氯化钠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100,则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23+35.5}{23+35.5+18×100}×100%$≈3.15%.(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