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甲是原子;
②在氨气、金刚石和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氨气(NH3).
(2)根据如图2的信息填空: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O3,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Al3+
(3)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3,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1.

分析 (1)①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进行解答;②根据物质的微粒构成进行解答;
(2)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元素的核电荷数,书写离子符号时,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据此解答即可;
(3)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由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甲为一氧化碳分子,乙为氢分子,丙的化学式为CH4O,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所以甲是原子;
②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而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2)甲图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氧元素和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丙图所示离子是铝离子,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13;Al2O3;Al3+
(3)种微粒中CE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由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甲为一氧化碳分子,乙为氢分子,丙的化学式为CH4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CH4O.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16):2×2=7:1;
故答案为:
(1)①原子; ②氨气(NH3);
(2)13; Al2O3;Al3+
(3)7: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考查了化学用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注意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烟机净”是一种白色固体药品,日常生活中常用来清洗油烟机.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于是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有关“烟机净”的问题.
[提出问题]“烟机净”中的物质酸碱性如何,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初步实验]取少量“烟机净”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得无色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发现试管中液体变成红色,说明该溶液呈碱性.根据实验同学们做出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猜想①:白色固体药品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②:白色固体药品可能是碳酸钠;
猜想③:白色固体药品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
[设计实验](1)小华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向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由此可以确定猜想①错误.反应生成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小明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完全溶解于水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这样做的目的是除去Na2CO3,再将生成的沉淀过滤.你认为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就能确定猜想③正确.
[得出结论]“烟机净”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拓展延伸]结合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找出下列保存、使用易变质的溶液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AB(填序号)
A.密封保存  B.使用前,临时配制  C.禁止使用这种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
A.镁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2B.镁原子的原子质量是24.31
C.镁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4.31%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由铁粉、氧化铜、氯化铁、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该样品置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烧杯外壁变烫,过滤得无色溶液和黑色滤渣.
②将上述黑色滤渣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溶液中有气泡冒出,搅拌至充分反应后,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
③向上述无色滤液中先加足量稀硝酸,后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后再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试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步骤①可以确定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FeCl3,一定含有NaOH和CuO
B.步骤②烧杯底部的剩余固体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
C.由步骤③可以确定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NaCl
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CuO、NaOH、Na2SO4,可能有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E(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
(4)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600g,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100克,该配制过程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混匀、装瓶并贴上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5g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4.8g.计算:
(1)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2)当生成2g氧气时,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而Y的盐溶液不能用Z制的容器盛放.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Z>YB.X>Y>ZC.Y>Z>XD.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振衡中学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清想一:溶质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溶质是CaCl2
猜想三:溶质是CaCl2和HCl.
【査阅资料】氧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1)小明同学设计用无色酚酞溶液验证“猜想一”是否成立.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里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可以确定“猜想一”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其理由是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小芳同学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加入锌粒,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可以确定猜想三(选填“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成立.请你另外再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该猜想成立:实验操作: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和稀盐酸.
【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铁架台.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依据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是A和D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