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
A、Mg(OH)2
B、Fe
C、HCl
D、FeCl3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知道两者反应后硫酸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有剩余;由此得出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有NaOH和Na2SO4;然后根据选项中的物质与NaOH和Na2SO4反应的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根据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可以看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时硫酸需要量大,则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时氢氧化钠会有剩余,所以混合后的溶液中会有NaOH和Na2SO4
A、氢氧化镁不能与氢氧化钠或硫酸钠反应,故选项错误;
B、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或硫酸钠反应,故选项错误;
C、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D、氯化铁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正确.
故选项为:CD.
点评:此题是酸碱中和反应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判断该反应进行时哪种物质过量是解题的关键,能够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小华和小林三位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华同学用浓HCl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小林同学用A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纯净的气体,他制取的气体可能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老师在夏天配制了一瓶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冬天拿出来用时,同学们发现瓶中出现许多漂亮的晶体,对此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冬天析出晶体后,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夏天小
B、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
C、冬天瓶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冬天将瓶中溶液用去一些后,再恢复到夏天的温度时,瓶底的晶体溶解不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加点碘食盐B、汽水
C、啤酒D、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硫B、铁C、氮气D、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铁在氧气中燃烧
B、
滴管的使用
C、
取用块状药品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脑黄金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下列对脑黄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中含有80个原子
B、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6
D、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3:2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方法中,不能除去括号内的杂质的是(  )
A、铜粉(铁粉)                     除杂方法:加盐酸后,过滤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除杂方法:通过澄清石灰水
C、硝酸钾(少量氯化钠)             除杂方法:加热溶解、冷却结晶
D、二氧化锰(炭粉)                 除杂方法:加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
A、BaCl2、NH4NO3、CuSO4
B、FeSO4、Na2SO4、Mg(NO32
C、AlC13、Ba(NO32、CaCl2
D、NH4HCO3、AgNO3、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