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酸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下列属于中和反应的是D.
A、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与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氨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2)酸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阳离子只有氢离子.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那么醋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Ba(OH)2═(CH3COO)2 Ba+2H2O.
(3)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溶液的pH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①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填名称)
②当加入m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7.若用mg10%的氢氧化钡溶液滴入该稀盐酸中,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
(4)氢氧化钠溶液使用后忘记盖上瓶盖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5)将150g氢氧化钠溶液倒入50g稀盐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85%.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 (1)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酸是在电离过程中生成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根据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书写醋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即可;
(3)根据给出的曲线分析对应的溶质;根据关系式法求算消耗等量盐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进而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4)证明氢氧化钠变质就是证明碳酸根离子的存在,既可以用气化法也可以用沉淀法;
(5)根据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求算HCl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
(1)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A、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是盐和酸的反应,而非酸和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B、二氧化碳与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而非酸和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而非酸和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D、氨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为中和反应;
故选:D.
(2)酸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阳离子只有氢离子.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模仿上面的反应可得醋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H+Ba(OH)2═(CH3COO)2 Ba+2H2O.
(3)①a点是溶液的pH小于7,为酸性的,所以是盐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氯化氢,要求填写名称.
②设若改用10%的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x.
由于消耗等量的盐酸,可得关系式为
2NaOH---------2HCl-------Ba(OH)2
80                   73              171
mg×10%                             10%x
$\frac{80}{171}$=$\frac{mg×10%}{10%x}$
x≈2.14mg
而实际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只有mg,所以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
(4)实验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既要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还要证明有氢氧根离子,检验碳酸根离子在前,检验氢氧根离子在后,此时检验碳酸根离子不能用气化法.
实验步骤:
a取样品,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或者氯化钡溶液)振荡;
b去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
现象: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或者氯化钡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滴入酚酞,上层清液使酚酞试液变红.
结论: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
(5)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50g+50g)×5.85%=11.7g
设HCl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36.5    58.5
            y         11.7g
$\frac{36.5}{58.5}$=$\frac{y}{11.7g}$
y=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7.3g}{50g}$×100%=14.6%
故答案为:
(1)D;
(2)阳离子只有氢离子.2CH3COOH+Ba(OH)2═(CH3COO)2 Ba+2H2O.
(3)①氯化钠和氯化氢;
②酸.
(4)实验步骤:
a取样品,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或者氯化钡溶液)振荡;
b去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
现象: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或者氯化钡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滴入酚酞,上层清液使酚酞试液变红.
结论: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
(5)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6%.

点评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我省农村,许多农田附近池塘,水体浑浊,并呈绿色、黄绿色等颜色,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的酸雨降落在池塘中
B.农民在农田中施用了过量的氮肥和磷肥
C.池塘中水的pH小于5.6
D.池塘水中钙、镁离子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的是(  )
①氢氧化钠②白醋③雪碧饮料④生石灰⑤蒸馏水⑥食盐水.
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④C.③⑤⑥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1)已知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会产生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料,另一种是温室气体,写出该反应方程式C+2H2SO4$\frac{\underline{\;\;△\;\;}}{\;}$2H2O+2SO2↑+CO2↑.
(2)试用如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已知SO2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有白色浑浊产生,与品红(红色溶液)反应能使品红褪色.这些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连接的顺序是④②①③(填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B瓶中所盛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C瓶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4)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可验证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水是生命之源,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如图甲所示,同学们设计了电解水简易装置,其中A、B电极由金属曲别针制成,通电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论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2)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填字母序号).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3)如图乙所示,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用到的有A(填字母序号)
A、蒸馏    B、过滤   C、吸附
(4)用户使用的自来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下列实验装置中均有水,请根据实验解释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
ABCD
实验装置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水通电分解

硫在氧气中燃烧
解释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量筒中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内事先铺水集气瓶中得水吸收五氧化二磷,降低反应温度
水作反应物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反应符号表达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今年5月1日小明和自己的家人来到雁荡山游玩,发现了一个山洞(见图).为弄清洞内气体成分中是否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检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先用大注射器从洞内抽取气体样本,然后将气体注入A中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能证明含有水蒸气的现象是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2)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则证明洞内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如果将上述装置按A、C、B排列,则不能检验洞内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4)小明在开始实验前又重新思考了此装置的可行性,发现了有一个问题:应该在D处连接一个常用的实验仪器,它的名称是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根据灭火的原理举例灭火的方法
 燃烧条件举例的方法或措施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NaOH固体配置200g10%的NaOH溶液,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NaOH的固体保存
B.
用天平称取NaOH固体
C.
加水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D.
将配好的溶液装瓶存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被蚊虫叮咬时,蚊虫会分泌出蚁酸,可涂碱性物质如肥皂水的药水,减轻痛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