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下列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

A. 盐酸、冰水共存物、混合物

B. 水、干冰、单质

C. 塑料、合成橡胶、有机合成材料

D. 纯碱、烧碱、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A. 活性炭除臭 B. 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C. 石墨做电刷 D. 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左右为难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图示中属于单质的物质名称是_____;图示所表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焦亚硫酸钠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防腐剂、漂白剂和疏松剂。焦亚硫酸钠(Na2S2O6)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写出A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再加入药品;

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任写一个;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_____装置.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操作步骤有: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把盐酸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到锥形瓶中;d.将大理石加入到锥形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收集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时,把燃着的火柴放在玻璃管_____填“a”或“b”端,如果火焰熄灭,则证明已经收集满.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_____导气管进入瓶中,因为_____.如图所示,将一支装满氨气的试管倒放于水槽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 丁处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

C. 丙处试管可收集多余较纯净CO

D. 丁处可收集多余较纯净的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后果是

A. 温室效应加剧 B. 破坏臭氧层 C. 产生酸雨 D. 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金和小平两位同学进行“如图”两个实验。

(l)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_____。

(3)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把实验后的两支试管的溶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烧杯中没有明显现象,他们决定对溶液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小金认为溶液的溶质一定有Na2SO4;小平认为溶液的溶质一定有____;溶质中还可能有什么?

(进行猜想)小金认为溶液的溶质可能有Na2CO3; 小平认为溶液的溶质可能有____;我认为溶液的溶质可能Na2CO3和NaOH都有。

(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测定pH。

pH>7

溶液呈____性

②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再滴加无色酚酞。

____,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我的猜想成立

(结论分析)小区认为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严谨,因为___;若要确定我的猜想是否成立,应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然后观察是否有___出现,反应的方程式为___。

(拓展与思考)如果实验操作①中测得的pH=7,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____;可见,探究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