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B.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 加热试管里的铜绿固体,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粉末,在试管口部有液滴出现

D.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空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

BC 【解析】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热试管里的铜绿固体,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粉末,在试管口部有液滴出现,故选项说法正确;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空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上册第1-3章综合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高锰酸钾制O2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 做铁在O2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C. 配制稀硫酸时,可在盛浓硫酸的烧杯中慢慢倒人蒸馏水

D. 用金属和酸制H2时,可采用与制CO2相同的发生装置

C 【解析】 试题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氩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A正确;铁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温度很高,故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炸裂,B正确;稀释浓硫酸是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否则会导致液体飞溅,C错误;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选固液在常温下反应的装置,D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 滚动检测卷(二) 题型:实验题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所用的白磷过量,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质量为a g,实验时,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体积的____________。

(2)实验2结束后,发现天平指针偏右,你认为该化学反应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天平指针偏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是电解水的装置,装置通电后,与负极相连的滴定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若a管内产生气体体积为12 mL,则连接电源正极的滴定管b内的气体体积为______mL,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大量的白烟产生4P+5O22P2O5五分之一遵循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使天平左端质量减小H262H2O2H2↑+O2↑ 【解析】 (1)白磷易燃,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所以看到大量的白烟产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 滚动检测卷(二)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A 【解析】 试题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固体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可选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浓硫酸来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干燥。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一、专题二综合检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等.

(3)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________(填序号).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4)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分别选择____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加入药品前应注意检验装置的________性.

(5)乙同学选择装置A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他应该装置试管内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小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

(6)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装置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较小的空间内氧气浓度高、温度也较高,而棉花是易燃物质,实验时可能会发生危险,他建议采用不易燃烧的丝状物质代替棉花更安全.判断丙同学的观点正确与否,你认为较科学的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依据教科书的观点 ②依据老师的观点 ③依据实验事实

(7)试计算一间40m3空间的教室里含有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ρ氧气=1.429kg/cm3)

铁架台集气瓶加热氯酸钾电解水①②BC或BE气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导管③一间40m3空间的教室里含有氧气的质量为12003.6克 【解析】 (1)据图可知: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②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电解水等; (3)双氧水制氧气不需加热,生成物是水和氧气,无污染; (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一、专题二综合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化学,有四位同学谈了学习化学的感受,你不赞同的是( )

A.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基础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B. 学习化学可以提高人们科学素养,防止人们走入生活中的许多误区

C. 目前人类面临的很多危机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都是化学造成的

D. 利用化学实验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方法

C 【解析】 试题C、并不是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化学造成的,且化学知识也对环境的治理改良起了重大作用,不赞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一、专题二综合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氧气只有点燃时才发生化学反应

B. 自然界中存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C.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氦气是78%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B 【解析】 A、空气中的氧气不是只有点燃时才发生化学反应,缓慢氧化不需要点燃,故选项错误;B、自然界中存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是正确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从而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故选项正确;C、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氧气21%,氮气是78%,氦、氖等稀有气体是0.94%,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故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1-3章综合评估检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对比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C.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金属生锈需要氧气

D.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碘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不同

BD 【解析】 由于二氧化碳能够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够使石蕊变红,故该实验的结论不是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A错误;由于带火星的木条遇氧气会复燃,且实验的现象是没有放入二氧化锰的双氧水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会复燃,放入二氧化锰的双氧水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产生了大量的氧气),所以可以判断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故B正确;依据两个装置的情况可以看出实验2比实验1缺少氧气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碳又叫干冰

B.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

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里

D. 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供给人们呼吸

C 【解析】 A、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被用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此说法正确,但不属于物理性质.A错.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是化学性质.B错.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正确. D、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供给人们呼吸,属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