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图片中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燃烧
B.
    放烟花
C.
 用铜丝作导线
D.
      酿酒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燃烧,是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放烟花,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酿酒,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
反应前质量/g83254
反应后质量/g164x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4
D.乙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B.氮气用作保护气
C.甲烷用作燃料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Fe+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               化合反应
B.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    Cu+2AgCl═CuCl2+2Ag              置换反应
C.用稀硫酸除铁锈        Fe2O3+2H2SO4═2FeSO4+3H2O       复分解反应
D.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CaCO3$\frac{\underline{\;高温\;}}{\;}$ CaO+CO2↑             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I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II所示.

①气化炉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D(填字母序号).
③物质C不仅是一种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物质C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④在反应A+B→C+D中,B和C的质量比为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属于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C.生铁比纯铁硬
D.不锈钢抗腐蚀性能也比纯铁好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和科研团队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碳、氢、氧3中元素组成
B.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
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王强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
(2)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D处点燃的目的是尾气处理,除去剩余的一氧化碳
(3)王强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李丽同学认为省略A装置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反应前已经有一氧化碳通入C装置,无明显现象,证明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甲实验过程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来测量溶液的温度时,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瘪气球胀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有气泡出现,最终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和氯化钠.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提示:碳酸钠水溶液PH>7);小亮认为:只有氢氧化钠.你认为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亮和你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
层清液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氯化钙
溶液,静置.
①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小亮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
为无色
小兰的猜想正确.
③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你的猜想正确.
(4)在甲实验中,如果消耗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20.0g时,此时溶液的颜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示: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g/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