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课外探究小组为了测定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干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并提纯氯化钠,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未经干燥就称量实验所得的固体(沉淀),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不变”、“偏大”或“偏小”)。

(3)请说明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 偏小 此方案不严谨,过量的Na2CO3没有除掉,混入了NaCl固体中 【解析】 (1)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是沉淀,化学式为:CaCO3;(2)混合物中某种物质的质量分数=×100%,根据题目的信息可知,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由沉淀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氯化钙的质量;根据某种物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知,要想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就需要称量混合物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益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 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 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 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NaOH

B 【解析】 A、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所以溶液呈碱性,故错误; B、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故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不变色,呈紫色,故正确; C、图象可知,溶液的pH值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错误; D、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粗略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含量的部分操作,其中对应操作不规范的是

A. 甲:称量 B. 乙:溶解 C. 丙:过滤 D. 丁:蒸发

A 【解析】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操作不当,正确;B、溶解时将药品放于烧杯中,加入水(一般是水),并且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正确;C、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过滤时要注意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上方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的中下部,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错误;D、蒸发时需要用玻璃棒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宣恩县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分子的运动性,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不可能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B. 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发生变化

C. 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 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

D 【解析】 根据“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知,水是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属于物理变化.然后根据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及水的三态变化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招模拟考试(三)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快速倒入盛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并盖紧瓶盖,振荡,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塑料瓶内剩余气体是否还有CO2?(任选仪器和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软塑料瓶变瘪 用注射器抽取塑料瓶内的气体,多次注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剩余气体中还有CO2,否则没有。 【解析】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使瓶内压强减小,软塑料瓶变瘪;检验塑料瓶内剩余气体是否还有CO2,要将瓶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具体做法:用注射器抽取塑料瓶内的气体,多次注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招模拟考试(三)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乙烷(C2H6)与乙烯(C2H4) B. 乙醇(CH3CH2OH)与乙酸(CH3COOH)

C. 戊炔(C5H8)与丙烷(C3H8) D. 乙醇(CH3CH2OH)与甲醚(CH3OCH3)

D 【解析】 A、乙烷和乙烯化学式分别为:C2H6、C2H4,分子式不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乙醇和乙酸化学式分别为:CH3CH2OH、CH3COOH,分子式不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戊炔与丙烷化学式分别为C5H8、C3H8,分子式不相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乙醇和甲醚的化学式为CH3CH2OH、CH3OCH3,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招模拟考试(三)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炒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倒入青菜盖灭

B. 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 燃烧一定产生火焰

D. 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水

A 【解析】 A、倒入青菜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故正确;B、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错误;C、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如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D、可燃物燃烧不一定会生成水,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故错误。故选A。 点击:考查燃烧、灭火的方法以及消防安全知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梧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2℃时,溶溶解度:a=b>c

B. 随温度的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

C. t3℃℃时,将30克a加入50克水中可以得到80克溶液

D. t1℃时,a的饱和溶液和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溶解度:a=b>c,故A正确;B、随温度的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如果忘记了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______。

+4 反应速度较慢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和催化剂的特点。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在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x+ (-2)×2=0,x=+4,所以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用氯酸钾制氧气时,是否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不影响生成氧气的量,只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