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产品含碘25mg、镁40mg、锌1.5mg,这里的“碘、镁、锌”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
C、元素D、无法确定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镁、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某药品说明书上所标的“碘、镁、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镁、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分数),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是
 

(3)铵根离子
 

(4)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
 

(5)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6)某消毒剂由氯氧两种元素组成,且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氯原子,2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
 

(7)氮气、碳、水在根瘤菌的催化下生成氨气(NH3)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C、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21%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汽车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是2CO+2NO
催化剂
 2X+N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NO2
B、CO2
C、H2O
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烧木柴取暖
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SO4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老师进行了实验后确定了该白色粉末成分,他将自已的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如下:

【老师提示:在AgNO3、Ba(NO32、BaCl2三种溶液中选择两种作为A、B试剂】
有四位同学分析了老师的实验记录,对A、B试剂作出了如下四种判断:
小红同学认为:A为AgNO3溶液,B为Ba(NO32溶液
小王同学认为:A为Ba(NO32溶液,B为AgNO3溶液
小明同学认为:A为BaCl2溶液,B为AgNO3溶液
小张同学认为:A为AgNO3溶液,B为BaCl2溶液
(1)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判断是正确的?
 

(2)该同学认为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寒冷的冬季流行的“暖宝宝”--即一次性使用取暖片,只要取出直接贴在衣服上.可持续温暖12小时.小明查看说明书,发现内袋物质成分为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
外袋材料:不透气塑料,小明猜想“暖宝宝”发出的热量可能来自于铁粉氧化(即生锈).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表中的内容.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步骤1取A、B两袋“暖宝宝”,A袋打开外袋取出内袋;B袋不打开外袋,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A袋“暖宝宝”温度很快上升;B袋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暖宝宝”发热是由于袋内物质与空气接触.
步骤2一天后,从上述A、B两袋中各取少量袋内物质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A袋内物质部分溶解,溶液呈黄色(已知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后溶液变黄);
B袋内物质部分溶解,产
 
,溶液变成浅绿色.
A袋内物质的铁已经转化为
 

B袋内该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发生氧化(生锈)的过程.
【反思拓展】请对“暖宝宝”取暖贴的保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可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请通过计算回答:
(1)硝酸钾中钾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某蔬菜基地欲配置3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玻璃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时:引流液体
B、捣碎固体时:研磨固体
C、加速固体溶解时:搅拌溶液
D、测溶液pH时:蘸取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