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特征能一定说明是化学变化的是(  )
①发光发热  ②颜色改变 ③有沉淀 ④有放出气体  ⑤有其他物质生成.
A、⑤B、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解答:解:化学变化不一定有状态和颜色的变化;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化学变化中不一定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不一定有沉淀生成,不一定有状态变化.但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新物质的形成过程,所以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故选A.
点评: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1)仪器的名称是A
 
  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利用此反应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所选用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若用如图2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端通入(填“a”或“b”),点燃氢气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符号或名称
磷元素
 
                       
氮气
 

锰酸钾
 
                       
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某无色气体,收集好后瓶口朝上正放在桌上.请椐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回答两条即可,不能再回答“无色无味气体”).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和B,A的化学式为XY,其中含Y53.33%,又知B中含Y36.36%,则B的化学式为(  )
A、X2Y3
B、XY2
C、X2Y
D、X2Y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的1、2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图3)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质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变成
 
(填“阴”或“阳”)离子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下同);
(3)A粒子和B、C、D三种粒子中的
 
的化学性质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通电分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现象可知,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2)检验a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检验b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试验时常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5)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
 
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
 

(填“有”或“没有”)发生改变,由该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污水很远就能闻到臭味,是因为
 

(2)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明矾,此过程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3)高铁酸钠(Na2FeO4)是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4)净化水过程中活性炭起
 
作用.
(5)既要杀灭细菌,又要得到纯净的水,可以通过
 
 操作来实现.
(6)电解水时,在水中加硫酸钠的目的是
 

(7)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是
 
,试管B中收集的气体可用
 
来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