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公司的斯蒂芬•沃尔曼发明了一种“三效催化转换器”,这种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是其中一个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有毒气体指的是N2
B. 无污染的气体是CO
C.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等
D. 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温度太低
B. 试管口倾斜了
C. 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D. 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L水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
③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其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钠,且碳酸钠易溶于水.
(方案设计及实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将点燃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mL.
方法2: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此时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
(实验反思)
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冬季是流感高发季,用于抗流感病毒的奥司他韦成为“抢手货”。它的主要成分是磷酸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请根据化学式,借助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精确到0.1%):
(1)磷酸奥司他韦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
(2)磷酸奥司他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3)4.1g磷酸奥司他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相同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X | Y | Z | W | |
反应前质量/g | 22 | 34 | 2 | 0 |
反应后后质量/g | 40 | 待测 | 2 | 16 |
A. 表格中待测量为0
B. 反应中Y和X的质量比是9:17
C. Z在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D. W在该反应中是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物质推断)
A~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为单质,且A为红色固体;B、C、D中均含同一种元素,B、C有可燃性,C与D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即可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A的化学式是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
(2)D→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分离酒精和水 | 过滤 |
B | 吸收一氧化碳 | 将一氧化碳通入水中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点燃 |
D | 证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性质有关 | 在等质量的碘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或汽油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O2 | CO | 点燃 |
B | NH3 | H2O | 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
C | CuSO4溶液 | H2SO4 |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过滤 |
D | FeSO4溶液 | ZnSO4 | 加入过量的镁粉,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