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3Fe+2O2Fe3O4

B. H2CO3=H2O+CO2↑

C. Mg(OH)2+2HNO3=Mg(NO3)2+2H2O

D. 2C2H2+5O22H2O+4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实验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将一定量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能发生反应。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滴加稀盐酸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

2

取滴加稀盐酸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锌粒

现象A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1)现象A为:_________。

(2)对于不同的实验结果,小组经讨论认为实验_______(填“1”或“2”)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

乙组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另一份未盖好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实验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这一反常现象,他们得出该氢氧化钠已变质。

实验二: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样品质量为M克,最后测得实验后C瓶质量增加了N克,根据M、N,可计算得出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

(4)若没有B装置,则测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中,待A中反应结束后,需通入充足氮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铁力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2CO+O2 2CO2

B.C+CO22CO

C.H2+Cl22HCl

D.2H2+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实验结果有图1、图2两种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写出一个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图2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可能含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金属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0;分析化学方程式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③中Ni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 D.上述3个反应中涉及2种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以下做法中,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 )

A.加快海底可燃冰开发——避免二氧化碳排放

B.加快车用燃油低硫化步伐——有效防治酸雨

C.鼓励回收各种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D.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质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水,由于含有许多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丙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1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请推测靠近三通管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______;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2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2所示),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假设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

①甲同学按圈2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条先褪色(石灰水能使酚酞变红,碳酸钙不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____(填"高"或"低")

②为进一步验证假设1,乙同学收集一瓶含20%氧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蝴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1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③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80s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___

[反思与交流]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装置图,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装置A中试管口要路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B装置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时,若反应太剧烈可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收集较纯净的O2时应选用___________装置。

(5)实验室常用固体石灰石与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图______;收集装置选用图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