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_ ;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是 和 (填序号)。
(6)若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酒精灯;长颈漏斗;
(2)B;催化;
(3);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经集满;
(5)A;D;
(6)甲;.
【解析】
试题分析:(1)a是酒精灯;b是长颈漏斗;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需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B;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停止加热时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可能是因为在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4)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经集满;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属于“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6)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接触就会发生反应产生氧气,要想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就要控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可通过甲图中的注射器达到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氯酸钾制氧气时,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_______种元素,D所表示的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________;
(4)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__________,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明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小利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小利猜想的依据是 。
(2)小宁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3)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U型管A端红墨水液面下降,说明本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资料】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有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明认为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小军认为不可能,应生成氢氧化钠,你认为这两位同学,谁的猜想是正确的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上述同学的想法是否正确,可以取出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然后加入________根据是否有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来判断。
(3)根据以上结论,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