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  )
A.5个B.6个C.7个D.8个

分析 由题意可知“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等七种物质”,物质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两种物质之间分别验证.

解答 解: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两种物质之间分别验证,则CuO与H2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CuO与稀硫酸反应;Fe与稀硫酸反应;Ba(OH)2溶液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沉淀;K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共7个化学反应.
故选:C.

点评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处理问题;掌握金属、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医生说:秋冬时节气候干燥,是急、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的多发时期,在发病初期可采用浓盐水医治.某温度下100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26.5克氯化钠,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克氯化钠和6.5克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30%B.26.5%
C.$\frac{26.5+3.5}{100+6.5}×100%$D.$\frac{26.5+3.5}{100+6.5+3.5}$×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有一溶液是由盐酸、硫酸钠、氯化锌、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HCl和ZnCl2,一定没有Na2SO4,不能确定NaN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海洋拥有世界物种的 90%以上,人们把海洋称作为生命的摇篮.据推测,最初的海洋和 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原始的生命应该是厌氧型生物,随着蓝藻等原核生物的出现及藻类植 物的大量繁衍,才使海洋和大气中含氧量逐渐增多.
海洋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大量能源物质,我国近海潮汐能达1.1亿千瓦时,天然气储量约14万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在海洋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例如我国第一座潮汐电站-温岭江厦潮汐电站,1985 年全部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200千瓦.现又进一步探明在我国南海海底 1000 米至 2000 米深处,蕴藏着大量以固体冰形式存在的甲烷(CH4),人们称之为“可燃冰”,每立方米“可燃冰”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海水里含有一种叫重水的物质,这是由于组成重水的氢不是一般的普通氢,而是由一个质子、一个中子和一个电子构成的重氢原子.每立方米重水比普通水重105.6千克,常用于原子反应堆中的减速剂.
(1)最初大气中的氧气可能来自于藻类的光合作用.
(2)每个重水分子由二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则重水中重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
(3)“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4)深海贮藏“可燃冰”的条件是BC(填选项的字母).
A、高温B、低温C、高压D、低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科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参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1)甲组同学采用课本实验装置,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后,慢慢地将燃烧匙从上到下插入广口瓶中,目的使上、下层空气中的氧气都能得到充分消耗,直到橡皮塞塞紧瓶口,红磷在瓶中继续燃烧直到熄灭,等广口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注入集气瓶.
①请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②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是瓶内氧气消耗导致瓶内压强变小.
③结果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大于$\frac{1}{5}$,请分析原因可能向瓶口塞入胶塞过慢由于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被赶出一部分.
(2)乙组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乙),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误差少(或无污染)(写出1条即可).
(3)丙组同学先查阅资料(如表),进行了图丙所示的改进,右端玻璃管上端开口(其它仪器忽略)
颜色、状态熔点/℃着火点/℃密度/(g/cm3
红磷暗红色固体5902402.34
白磷白色或黄白色固体44.1401.82
丙组同学红磷换成了白磷的优点是白磷的着火点低,可以较容易的发生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
(2)操作中错误的步骤是图⑥中缺少玻璃棒引流.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①⑤②③⑥④.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①②③(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调节平衡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主持测定铟、铱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我国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B.道尔顿C.张青莲D.拉瓦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图象不符合相应实验过程的是(  )
A.
向Al(OH)3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B.
高温煅烧石灰石
C.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稀盐酸
D.
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氯酸钾,然后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实验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B中出现的现象是铜片周围出现银白色的固体,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2)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不可行,为能证明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应再设计一个实验组C,请你用画图的方式展示你的设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