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甲烷(CH4)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浓硫酸、硫酸铜、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澄清石灰水等起反应.甲烷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
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甲烷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

已知装置B、C、D、E中分别盛有浓硫酸、白色无水CuSO4固体、碱石灰、澄清石灰水,而且已知白色无水CuSO4固体遇水会变蓝色.
(1)实验步骤:
I.通入甲烷气体.
II.点燃酒精灯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III.继续通甲烷至玻璃管冷却.
(2)有关现象:
①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②中C中未见变蓝色;③E中未见出现浑浊.
(3)有关数据:
A中玻璃管及物质总质量/gB装置及物质总质量/gD装置及物质总质量/g
反应前108.0212.0131.0
反应后106.4212.913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若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则发生装置类型与C相同.
A.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B.用过氧化氢制氧气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甲烷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frac{\underline{\;\;△\;\;}}{\;}$4Cu+2H2O+CO2
(3)实验过程中通入甲烷的作用各不相同.步骤I是排尽除去装置中的空气;步骤II是还原氧化铜;步骤III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排出,减小实验误差.
(4)请根据该实验数据列计算式,证明甲烷中不含氧元素.相关计算式为108.0g-106.4g=(212.9g-212.0g)×$\frac{16}{18}$×100%+(131.1g-131.0g)×$\frac{32}{44}$×100%=1.6g.

分析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
(2)根据甲烷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Ⅰ、根据甲烷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分析回答;
步骤Ⅱ、根据装置中有残留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分析;
(4)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和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析.

解答 解:(1)实验室若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类型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相同.
(2)由题意可知,甲烷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4CuO$\frac{\underline{\;\;△\;\;}}{\;}$4Cu+2H2O+CO2
(3)实验过程中通入甲烷的作用各不相同.由于甲烷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步骤Ⅰ通入甲烷的作用是排尽除去装置中的空气; 由于反应完后的装置中有残留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所以步骤Ⅱ中通入甲烷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排出,减小实验误差.
(4)由A中玻璃管及物质总质量可知,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元素的质量为:108.0g-106.4g=1.6g,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12.9g-212.0g)×$\frac{16}{18}$×100%+(131.1g-131.0g)×$\frac{32}{44}$×100%=1.6g,所以甲烷中不含有氧元素.
故答为:(1)C;(2)CH4+4CuO$\frac{\underline{\;\;△\;\;}}{\;}$4Cu+2H2O+CO2;(3)排尽除去装置中的空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排出,减小实验误差;(4)108.0g-106.4g=(212.9g-212.0g)×$\frac{16}{18}$×100%+(131.1g-131.0g)×$\frac{32}{44}$×100%=1.6g.

点评 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常见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性质,同学们要具有综合的化学知识才能做好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学做营养师,我来配食谱.”我帮小明完成下列食谱单.除水和无机盐外,下列食谱中,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我认为小明的食谱中还缺乏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我的补充”是水果
主食米饭、馒头
副食烧鱼块、咸鸭蛋、红烧肉、花生米
饮料牛奶
我的补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22g弹壳放在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硫酸足量),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121.8g.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氢氧化钠溶液的pH>7(填“>”、“=”或“<”);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红色.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生成这种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的高档Fe3O4粉的工艺流程简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铁的另两种常见氧化物的化学式是Fe2O3、FeO.
(2)加水溶解过程中,在实验室里通常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3)副产品P是硫酸钠,由溶液N获得该副产品的操作顺序是b→c→a→d.
a.过滤      b.加热浓缩   c.冷却结晶      d.晶体加热至完全失去结晶水
(4)通空气时的化学方程式是4Fe(OH)2+2H2O+O2$\frac{\underline{\;\;△\;\;}}{\;}$ 4Fe(OH)3,由沉淀M获得Fe3O4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Fe(OH)2+2Fe(OH)3═Fe3O4+4H2O,控制“一定量空气”的目的是防止氢氧化亚铁全部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沉淀M中Fe(OH)2和Fe(OH)3的最佳质量比为45:107.(相对分子质量:Fe(OH)2:90;Fe(OH)3: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乙大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要使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乙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乙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3;
(2)9号、17号二种元素排在同一竖排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表示的是Ca2+(写粒子符号).
(4)写出一个由1、7、8、16号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仔细观察下列如图1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试管,b集气瓶.
(2)上述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一团棉花.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②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CO2气体,收集该气体可选用D装置;实验时的主要步骤如下,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cabde(填字母序号).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e.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3)如图2为某种实验装置.如果G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许锌粒,挤压微型塑料滴管,H处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是H2;气体产生后过一会儿再加热,加热处的现象为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写出加热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SO4、NaOH、NaCl、CuSO4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它们的组成,现将其溶于水,再取少量溶液进行下面的实验:

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CuSO4、Na2SO4
(2)步骤②中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为了证明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某同学继续开展实验,其正确的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无色溶液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的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再在试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和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