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厨房中有下列食物,其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  )
A.米饭B.白菜C.花生油D.鸡蛋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白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的现象是石蕊变红,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一种酸,再加热石蕊试液,又看到红色又会变成紫色,原因是碳酸不稳定,在受热和条件下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KOH+NaCl═KCl+NaOHB.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C.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D.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中和反应等知识后,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开展了如下研究性学习.
[提出问题]四种化合物H2 SO4、NaOH、Ba(NO32、K2CO3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得出结论]:酸(H2 SO4)、碱(NaOH)、盐[Ba(NO32、K2CO3]之间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分析下列两组溶液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说明理由o
 反应物能否反应 理由 
 Na2CO3 +Ca(OH)2有沉淀生成
 KNO3+NaCl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拓展延伸]①两种化合物在同一溶液中,交换成分,如果产物中无沉淀、无气体、无水生成,则这两种化合物可(填“可”或“不可”)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②在硫酸或硫酸盐溶液中,滴入含钡离子的溶液,都能产生沉淀BaSO4 (填化学式),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仍不溶解,这一方法可用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碘酒中的溶质I2
(2)不含金属元素的碱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用正确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2个钾原子2K;   
(2)3个二氧化氮分子3NO2
(3)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阴离子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是硝酸钾和碳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数据表.
温度/℃2030506080
溶解度/gKNO331.645.885.5110169
K2CO3110114121126139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图中的甲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2)在50℃时,将40g碳酸钾固体 溶解在50g水中,得到不饱和(填“饱和、不饱和”)溶液.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最好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填”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
(4)临近海边的人常常“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图中与“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的是碳酸钾.
(5)若将t1℃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分别升温到t2℃(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小于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气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压强两个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图1所示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某同学在t1℃时开始进行图2所示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在溶液①~③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填序号),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③(填序号).
(2)在溶液③中再加入25g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精确到0.1%).
(3)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如图3所示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做强做优电子信息等工业支柱产业.硅(Si)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得纯硅,如图所示:

(1)图中①、③发生了置换反应,②发生了化合反应.写出②和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Si+2Cl2$\frac{\underline{\;高温\;}}{\;}$SiCl4;③SiCl4+2H2$\frac{\underline{\;高温\;}}{\;}$Si+4HCl.
(2)完成一种表示置换反应的通式:单质(I)+化合物(I)=单质(Ⅱ)+化合物(Ⅱ).
根据已学知识填表:
单质(I)单质(Ⅱ)相应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举一例)
A金属非金属
B金属(I)金属(Ⅱ)
C非金属金属
D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电炉\;}}{\;}$Si+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