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B、用铁丝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C、向某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硫酸
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测pH的实验操作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铁丝不能再空气中燃烧进行解答;
C、根据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都会和钡离子生成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而氯化钙能溶于水进行解答.
解答:解:A、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不能湿润,否则对待测溶液的浓度变小了,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故A错误;
B、铁丝不能再空气中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故B错误;
C、在某溶液中滴入氯化钡后生成白色的沉淀,和钡离子会产生沉淀的有:含有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盐或硫酸,和氯离子会生成查的有银离子,所以加入氯化钡会生成沉淀不一定就是硫酸,故C错误;
D、碳酸钙难溶于水,而氯化钙能溶于水,所以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原子序数11-18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原子序数为12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2)原子序数13、17的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以上8种元素有什么共同特点(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不合理的是(  )
区分的物质方案一方案二
A氨气和二氧化碳闻气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加热.看是否熔化点燃,闻气味
C金和l8K黄金加入稀盐酸观察颜色
D硫酸钾和氯化铵加入氯化钡溶液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用后的胶头滴管
D、
用着的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B、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都有晶体析出
C、在t10C时,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等
D、在00C时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
A、①将饱和石灰水升温
B、②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
C、③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
D、④在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KOH溶液中滴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   N2 HNO3 三者中N元素的化合价逐渐升高
B、NaCl、Na2CO3、NaOH三者饱和溶液的PH逐渐变大
C、NH4NO3、NaCl、NaOH 三者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
D、金、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点燃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
B、
加热通入CO2后的红色石蕊溶液
C、
泡沫灭火器
D、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黑色粉末A可能为炭粉、铁粉、MnO2、CuO、Fe3O4中的一种,D为金属单质.A、B、C、D、E五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B为无色气体,D为红色固体,则B和D的化学式分别为
 
 

(3)若B为上述黑色粉末中的一种,D为红色固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