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1:

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________.

实验2:研分CO2与NaOH固体的反应

步骤1:A中盛有稀盐酸、B中Na2CO3固体,C中NaOH固体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步骤2:依据以上关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关验2.

步骤3: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________.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CO2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江西)小煜通过学习知道:Na2CO3、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Na2CO3溶液还会与石灰水反应.
【产生疑问】NaHCO3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吗?如果能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什么?
【进行实验】小煜将NaHCO3溶液与石灰水混合,结果产生白色沉淀,已知Ca(HCO32能溶于水,碳酸氢盐在碱溶液中会生成碳酸盐.此白色沉淀是
碳酸钙
碳酸钙
,证明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也能发生反应.为了进一步了解生成的含钠化合物有什么,继续探究:
【作出猜想】①只有NaOH    ②有Na2CO3和NaOH   ③
只有Na2CO3
只有Na2CO3

【实验设计】步骤1:取少量上述实验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中性),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可知生成的含钠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碳酸钠
碳酸钠

步骤2:将步骤1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往滤液中先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又由红色变为无色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又由红色变为无色
,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可此可知猜想②成立.
【拓展提高】若步骤1中未出现白色沉淀,则此时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北京)实验1:
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与氧气接触
与氧气接触

实验2:研究CO2与NaOH固体的反应
步骤1:A中盛有稀盐酸、B中Na2CO3固体,C中NaOH固体
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步骤2: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2.
步骤3: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并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并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CO2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
打开K1,关闭K2,气球变大后,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变瘪
打开K1,关闭K2,气球变大后,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变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连云港)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月饼包装盒中的“脱氧剂”很好奇,他们观察到“脱氧剂”外包装标注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打开发现灰黑色的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红棕色粉末.
【资料获悉】铁系“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铁能被氧气氧化,从而达到除氧保鲜的目的.
【教师指导】铁被氧气氧化最终产物为红棕色的Fe2O3(其他产物忽略不计).
【探究目的】小组同学欲探究该“脱氧剂”是否已经失效(即单质铁是否已经完全被氧化),并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1:小刚用磁铁接近样品,发现磁铁吸引了部分黑色固体.
步骤2:称取10.00g样品与一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7.28g.
步骤3:按如下装置,将得到的7.28g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用电子秤称得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15g.

步骤4:将锥形瓶中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并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1.20g.
【交流讨论】
(1)由步骤1得出的结论是
样品中含有单质的铁
样品中含有单质的铁

(2)步骤2目的是
溶解样品中氯化钠
溶解样品中氯化钠
,检验该滤液中溶质的方法是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质为氯化钠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质为氯化钠

(3)步骤3中仪器A的名称为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小明认为0.15g差值即为H2的质量,并由此计算出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为4.20g.
小华提出在装置的a导管处应该再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他这样做的理由是
防止氢气排出时带出一部分水,使得氢气质量增加,减少对氢气质量的测定产生的误差
防止氢气排出时带出一部分水,使得氢气质量增加,减少对氢气质量的测定产生的误差

(4)如果步骤4中滤渣没有经过洗涤,则称得的质量
1.20g(填“>”或“=”或“<”)
【教师指导】样品在稀硫酸中除了Fe、Fe2O3分别能与稀硫酸反应外,还存在反应:Fe+Fe2(SO43=3FeSO4.因此,小明用产生H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不合理.实际上,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应该是与酸反应消耗的铁和与Fe2(SO43反应消耗铁的质量总和.
【学生实验】小红将步骤3的装置进行了改进,重新称取10.00g样品进行实验,并准确测得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14g.
【数据处理】由于反应过程较复杂,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推算出与Fe2(SO43反应消耗铁的质量为0.56g.
【请你参与】
(1)写出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2012?连云港)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月饼包装盒中的“脱氧剂”很好奇,他们观察到“脱氧剂”外包装标注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打开发现灰黑色的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红棕色粉末.
【资料获悉】铁系“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铁能被氧气氧化,从而达到除氧保鲜的目的.
【教师指导】铁被氧气氧化最终产物为红棕色的Fe2O3(其他产物忽略不计).
【探究目的】小组同学欲探究该“脱氧剂”是否已经失效(即单质铁是否已经完全被氧化),并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1:小刚用磁铁接近样品,发现磁铁吸引了部分黑色固体.
步骤2:称取10.00g样品与一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7.28g.
步骤3:按如下装置,将得到的7.28g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用电子秤称得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15g.

步骤4:将锥形瓶中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并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1.20g.
【交流讨论】
(1)由步骤1得出的结论是        
(2)步骤2目的是 溶解样品中氯化钠 ,检验该滤液中溶质的方法是                           
(3)步骤3中仪器A的名称为                  
小明认为0.15g差值即为H2的质量,并由此计算出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为4.20g.
小华提出在装置的a导管处应该再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他这样做的理由是               
(4)如果步骤4中滤渣没有经过洗涤,则称得的质量      1.20g(填“>”或“=”或“<”)
【教师指导】样品在稀硫酸中除了Fe、Fe2O3分别能与稀硫酸反应外,还存在反应:Fe+Fe2(SO43=3FeSO4.因此,小明用产生H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不合理.实际上,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应该是与酸反应消耗的铁和与Fe2(SO43反应消耗铁的质量总和.
【学生实验】小红将步骤3的装置进行了改进,重新称取10.00g样品进行实验,并准确测得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14g.
【数据处理】由于反应过程较复杂,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推算出与Fe2(SO43反应消耗铁的质量为0.56g.
【请你参与】
(1)写出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2012•连云港)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月饼包装盒中的“脱氧剂”很好奇,他们观察到“脱氧剂”外包装标注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打开发现灰黑色的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红棕色粉末.

【资料获悉】铁系“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铁能被氧气氧化,从而达到除氧保鲜的目的.

【教师指导】铁被氧气氧化最终产物为红棕色的Fe2O3(其他产物忽略不计).

【探究目的】小组同学欲探究该“脱氧剂”是否已经失效(即单质铁是否已经完全被氧化),并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1:小刚用磁铁接近样品,发现磁铁吸引了部分黑色固体.

步骤2:称取10.00g样品与一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7.28g.

步骤3:按如下装置,将得到的7.28g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用电子秤称得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15g.

步骤4:将锥形瓶中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并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1.20g.

【交流讨论】

(1)由步骤1得出的结论是        

(2)步骤2目的是 溶解样品中氯化钠 ,检验该滤液中溶质的方法是                           

(3)步骤3中仪器A的名称为                  

小明认为0.15g差值即为H2的质量,并由此计算出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为4.20g.

小华提出在装置的a导管处应该再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他这样做的理由是               

(4)如果步骤4中滤渣没有经过洗涤,则称得的质量       1.20g(填“>”或“=”或“<”)

【教师指导】样品在稀硫酸中除了Fe、Fe2O3分别能与稀硫酸反应外,还存在反应:Fe+Fe2(SO43=3FeSO4.因此,小明用产生H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不合理.实际上,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应该是与酸反应消耗的铁和与Fe2(SO43反应消耗铁的质量总和.

【学生实验】小红将步骤3的装置进行了改进,重新称取10.00g样品进行实验,并准确测得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14g.

【数据处理】由于反应过程较复杂,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推算出与Fe2(SO43反应消耗铁的质量为0.56g.

【请你参与】

(1)写出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