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过氧化氢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D、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示①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装置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F装置和G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
气体→( )→( )→( )→( )→D。
(4)若将装置A和D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三个实验能证明酸与碱发生反应。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1观察到试管内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沉淀消失,由此证明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B.实验2观察到左侧试管中氢氧化钙粉末未溶解,右侧试管中氢氧化钙粉溶解,由此判断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实验中必须控制反应物的用量
C.实验3加入的X若为氧化铜,则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从而证明酸与碱发生反应
D.实验3加入的X若为酚酞试液,试液不变色,证明酸与碱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污染物不仅污染空气,还会形成酸雨。某发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CH4 + 2NO2 == CO2 + X + 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C B、N2 C、CO 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戊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下图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戊。(反应条件、其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若甲、乙均为黑色粉末,丙、丁、戊常温下均呈气态。
①戊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反映了甲、丙、戊共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丙、丁、戊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甲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
①写出物质甲的名称 ;
②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将一定质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5.4克,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重8.8克。试计算:
(1)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2)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混合气体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某同学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向烧杯中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另取两只试管,向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第一步:如图所示,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并在天平上称重。
第二步: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能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随后再将足量的稀硫酸倒入烧杯中,能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
第三步:将两只试管放回烧杯中,并将烧杯重新放在天平的左盘上,能观察到天平指针 (填“偏左”、“偏右”或“保持不变”)。
计算:若使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粗盐中含少量Ca2+、Mg2+、SO42﹣和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过程中涉及常规操作步骤有:
(1)①加水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 ;④加入适量的 ;⑤ 、冷却结晶(填试剂或操作名称).
(2)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
(3)蒸发时 (填“能”或“不能”)将溶液直接蒸干.
(4)配置1000g5.85%的NaCl溶液,需 gNaCl;在准确称取固体后,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时 (填“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