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一固体在试管中加热后,试管中没有固体残余物,有关该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不能肯定是什么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D.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某一固体在试管中加热后,试管中没有固体残余物,有可能生成新物质逸散了,属于化学变化;也有可能直接升华为气体逸散了,属于物理变化.

解答 解:A、一定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项错误;
B、某一固体在试管中加热后,试管中没有固体残余物,有可能生成新物质逸散了,属于化学变化;也有可能直接升华为气体逸散了,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一定是化学变化错误,故选项错误;
D、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错误,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不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是(  )
指示剂
(花汁)
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盐酸酒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
A红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绿色
B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黄色
C月季花浅红色红色黄色黄色
D丝瓜花红色红色黄绿色黄绿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闻气味
C.
量筒读数
D.
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安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药品时都应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立即用湿毛巾盖灭
C.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再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请在下表中写出有关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相关问题
①木炭燃烧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或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②水的电解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或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反应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或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或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在做这个实验时,要事先在集气瓶中放上少量的水或细沙
⑤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反应生成一种液体和气体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或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反应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这种固体是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1869年,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3)6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5)年前,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云南省某小区曾经发生一起严重的天然气泄漏爆炸案,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填名称).
(2)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3)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爆炸,如果要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你认为报警器应该安装在厨房灶具的上面(填“上面”或“下面”);
(4)若晚上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不能做的事情是开灯、开风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59.3%B.64.1%C.68.5%D.6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同学用食品脱氧剂(2g铁粉、0.5g活性炭、0.5g食盐)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

请回答:①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②溶液丙中含有的阳离子是Fe2+、Na+、H+(写微粒符号).
实验Ⅱ:将乙洗涤烘干后,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乙生成丁.
进行如下实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略去).

①金属A与B的活动性:A>B(填“>”“<”或“﹦”);
②区别有色溶液C与有色溶液D的方法是观察溶液颜色,蓝色为CuSO4溶液,浅绿色为FeSO4溶液;
③反应③的化学方程为:CuSO4+2NaOH=Cu(OH)2↓+Na2SO4,不用填,
④向溶液C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