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块白磷(白磷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实验开始至恢复至常温的整个过程中,活塞如何移动 。
②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 。
(2)小军根据燃烧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按书中装置进行实验,如图2,结果测出结果大于理论值。下列会造成这个影响的是
A.弹簧夹没有夹紧 B.燃烧匙内放了过量的红磷
C.没有冷却到室温 D.红磷伸入瓶中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预防碘缺乏症的发生,我国提倡食用加碘食盐,加碘食盐中所含有的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5 C.+3 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海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室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试管内可尽量多装些高锰酸钾晶体,以便可以多制取氧气
B、水槽中的导管一开始冒出气泡时,即可塞入集气瓶进行收集,以免浪费
C、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这样可以节约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梅州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变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同学做“硫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记录的现象为:硫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硫
B.小红同学认为在“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中,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小水珠F
C.小刚做“木炭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为防止木炭熄灭,点燃后立即迅速伸入瓶底
D.小芳同学在做“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当氧气收集满后,立即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重庆市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A、B、C、D、E、F、G、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转化,通常情况下F是一种无色液体,G是一种黑色固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名称:C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符号表达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重庆市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金属铜、铁、镁、铝,含有原子数目最多的是铜
B.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西省九年级阶段性水平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汽车排放尾气 B.露天焚烧垃圾 C.用太阳能烧开水 D.用煤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