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的符号是N;
(2)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
(3)蔗糖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为H2O.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1)氮元素的符号是:N;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
(3)蔗糖溶液中溶剂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1)N;(2)2OH-;(3)H2O;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组装好气体发生装置后,先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添加药品.
(3)欲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该选择的装置是D(填序号).
(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小组的三位同学想利用氧化铜、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铜,他们各自独立进行如下的实验.(1)取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再在酒精灯上加热;
(2)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三支试管中均没有出现预料中的蓝色絮状沉淀
三位同学的实验步骤一样,但是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现象:A试管中是黑色浑浊;B试管中是蓝色溶液;C试管中虽然出现过少量蓝色沉淀但又马上变成了黑色沉淀.于是三位同学开始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经过一番讨论和观察他们认为与反应物的量和反应的条件有关系.
(1)A试管实验现象的原因是氧化铜过量;
(2)B试管中是稀硫酸过量,如果让你继续完成他的实验,简便的操作是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3)C试管中曾经出现的蓝色沉淀又变成了黑色沉淀,原因是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铜分解生成了水和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制造导弹的合金材枓重要元素钕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B.核内中子数为60C.原子质量为144.2D.核内质子数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B.SO2C.KMnO4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错误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
B.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地壳中含量最大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大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自然界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B(填字母)

(2)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镀有一层铬,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3)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4)自行车的主要材料是钢铁易生锈,请你为如图2标示的自行车部件各设计一种不同的、合理的防锈方法.
a.三脚架喷漆b.链条涂油.
(5)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A.(填字母)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表中的选项符合图所示的曲线的是(  )
选项横坐标纵坐标
A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向碳酸钠和碳酸钾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
C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钡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D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