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了解到金属的一些性质,其中不能说明的是

[  ]

A.金属能导电

B.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

C.金属可以传热

D.金属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侯德榜先生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在制得了纯碱的同时还获得了大量化肥.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精英家教网
整个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NH3+H2O+CO2═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晶体)
2NaHCO3
  △  
.
 
Na2CO3+H2O+CO2↑
(1)“侯氏制碱法”生产的最终产品中可做化肥的是
 
.该化肥能否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填:“能”或“不能”);若不能,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能则此问不做).
(2)实验室中,纯碱也可以和熟石灰用来制取少量的烧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过程:
 

(3)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有的原材料可以循环使用,它们是
 

(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白色固体,从题目信息中可以找到一种鉴别它们的方法:
 
_.
(5)工业上制作印制板是利用氯化铁腐蚀Cu的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对环境有污染,为了节约金属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流程处理废液回收Cu和FeCl2
要求:参照上图的流程方式,将设计的实验流程在方框内完成.
查阅资料:Fe+2FeCl3═3FeCl2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5?新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室药品柜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溶液,但这瓶试剂的标签已残缺无法辨认,只知道这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试剂,根据图中标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一下这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
K2CO3
K2CO3
.写出这类物质中常见的两个物质的化学式
K2CO3
K2CO3
K2SO4
K2SO4

(2)简述上述猜想的理由:
从细口瓶中装的是无色溶液且化学式中含有2个钾离子,可以排除该物质是酸,碱,氧化物的可能,因此只能是盐
从细口瓶中装的是无色溶液且化学式中含有2个钾离子,可以排除该物质是酸,碱,氧化物的可能,因此只能是盐

(3)若想确证你猜想的任一种物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按下表要求填写
  被测物质   步骤     选用试剂和实验现象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崇安区二模)请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要求填空:

(1)写出带有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气体发生装置A可用来制取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要收集较纯的该气体,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E
E

(3)化学上可以通过多种反应能够得到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例如:
a.NH3?H2O(浓)
  △  
.
 
NH3↑+H2O
b.NH4HCO3(固)═NH3↑+CO2↑+H2O   
c.CaO(固)+NH3?H2O(浓)═NH3↑+Ca(OH)2
结合题目中提供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号):
可选择上述反应
c
c
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据此原理选用图中的
B
B
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同时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C
C
.小昊同学觉得该收集方法可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于是他根据上述文字提供的信息改进了收集装置,请你帮助他完成图1装置(在方框内画出剩余部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西城区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Na2SO3+2HCl=2NaCl+SO2↑+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作出猜想: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溶液均由无色变成红色 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
NaCl
NaCl
溶液.
实验2
均产生白色沉淀 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SO3+Ca(OH)2=CaSO3↓+2NaOH)
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SO3+Ca(OH)2=CaSO3↓+2NaOH)
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均有气泡产生,5号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均有气泡产生,5号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
5号溶液是Na2SO3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4?黄浦区模拟)小明在化学课上了解到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发生缓慢氧化而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nH2O).为了证明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
结果,小明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用图示表示):
(1)一周后,编号为
B
B
的试管中铁钉生锈最明显.
(2)从此,小明成了有心人,在了解了新疆和海南岛两地的气候特点后,他推断铁生锈相对较慢的地区是
新疆
新疆
,理由是
新疆的气候比较干燥,空气中水蒸汽含量低
新疆的气候比较干燥,空气中水蒸汽含量低
;小明还发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防锈措施,如
保持干燥(涂油漆)
保持干燥(涂油漆)
(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小明又了解到铜也能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Cu2(OH)2CO3],小明为了研究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将图1中的铁钉换成铜丝进行实验.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发现B中的铜丝生锈了,A、C中的铜丝无明显变化.由此小明得出结论:“铜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铜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3)老师提醒小明,根据铜锈的化学式可以推断他的这一结论不正确,因为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含有碳元素,而水和氧气中不含碳元素,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含有碳元素,而水和氧气中不含碳元素,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为了说服小明,老师设计了图2的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一个月后D中的铜丝没有生锈.由此可以认为参与铜生锈反应的物质有
水,氧气,二氧化碳
水,氧气,二氧化碳

(5)产生铜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H2O+O2+CO2=Cu2(OH)2CO3
2Cu+H2O+O2+CO2=Cu2(OH)2CO3

(6)上述实验过程中的什么信息可以用来证明铁比铜容易生锈?
实验过程中铁一周就可以看到明显现象,而铜需要一个月
实验过程中铁一周就可以看到明显现象,而铜需要一个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