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吴中区三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
(3)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b>a>c

(4)若将a物质从a和少量b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宜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5)要使c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升温)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升温)
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选择或判断出物质分离的方法;温度变化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确定其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等.
解答:解:
(1)由于在t1℃时,a和c的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故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最多溶解25g,不能形成80g溶液;
(3)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是a>b>c;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析出的溶质最多,b其次,而c由于溶解度增大而无晶体析出.降低到t1℃时,由于溶解度是b>a=c,虽然c的溶解度变大,但由于不是饱和溶液,所以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与t2℃时相同;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
1
1+
100g
溶解度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4)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因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5)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要使c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方法;
故答案为:
(1)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不能;    
(3)b>a>c;
(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5)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升温).
点评:本题难度要考查了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及应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问题,能较好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三模)下列生活经验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三模)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三模)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三模)下列物质中,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FeCl3   b.ZnCl2    c.CuCl2     d.Al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三模)从Ca、C、S、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2个碳酸分子:
2H2CO3
2H2CO3
; 
②3个硫酸根离子:
3SO42-
3SO42-

③一氧化氮中氮显+2价
+2
N
O
+2
N
O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
CO
CO

②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的单质
N2
N2

③可用来做干燥剂的固态物质:
CaO
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