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你简答用pH试纸测定某瓶矿泉水pH的过程.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知识来回答.
解答:解:pH试纸检验矿泉水pH的方法: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一滴矿泉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
答案: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一滴矿泉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要求我们熟悉实验操作程序,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HNO3溶液中混有少量HCl,为除去HCl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可加入适量(  )
A、铁屑
B、BaCl2溶液
C、AgNO3溶液
D、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镁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大部分镁都是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欲测定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取海水样品200g,加入适量 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为止,称量所得沉淀物的质量为0.58g.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镁的物理性质有:
 
.(答出一条即可)
(2)查阅资料可知,海水中镁元素的含量比较低,所以,从海水中提取 MgCl2时,经历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3)列式计算:上述200g海水样品中,所含MgCl2的质量是多少?
(提示:MgCl2+2NaOH=Mg(OH)2↓+2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塞上瓶塞.这瓶溶液有没有变质呢?同学们想一探究竟,请你和他们一起参与.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三:该溶液
 
变质.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假设
 
不成立
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假设二成立
【讨论交流】
(1)步骤①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2)有同学提出用氢氧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做同样的实验,也能看到相同的现象,得出相同的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反思】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氢氧化钠应
 
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4年1月初,广州、佛山一带出现H7N9禽流感.这种病毒首先在鸡、鸭等飞禽身上发现.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即:C2H4O3).试计算:
(1)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有
 
个原子. 
(2)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4)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克,需过氧乙酸
 
克,水
 
 mL.(ρ=1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某班级化学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他们想探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后续操作:
①称量两份氯酸钾各4g,分别放入A和B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再称量1.5g氧化铜放入A试管中.
②将A和B试管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正确加热,经检验A试管40秒后开始产生氧气,B试管2分钟后开始产生氧气.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A试管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认真过滤,得滤出物,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物的状态和颜色.
⑤称量滤出物的质量为1.5g.
⑥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回答:
(1)若省略操作⑤,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
 

(2)若用如图实验装置(每个装置都备有多套)和相应操作替换第⑥步实验,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请把图中仪器连接成一套符合实验目的实验装置,这套实验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填写各接口的字母):
 
 
 
 
 
 
 
 
.(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在已连接好的装置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3)经上述探究过程后得出的结论是:氧化铜
 
作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
 
,观察溶液的颜色
 
色,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
 
,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观察几分钟,A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请你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或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铝、铜、银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金属,为验证3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方案设计】甲、乙和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甲同学 乙同学丙同学 
 方案   
【分析】
(1)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3)三位同学方案中,
 
同学的方案合理,可得到正确结论
通过分析与交流,方案不合理的同学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完善,通过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请你更换一种试剂纠正其中一个方案
 

【应用】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投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显蓝色,则滤渣的成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