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
/g
NaCl35.736.036.637.338.439.8
KCl27.634.040.045.551.156.7
(1)在0~20℃时,KCl的溶解度
 
(填“>”或“<”)NaCl的溶解度.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A~E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②下列操作能使E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加入2g KCl        b.加入100g 100℃的水      c.降温至40℃
(4)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步骤为:
①计算、②称量、③
 
、④溶解、⑤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可能由于溶剂多了,或溶质少了造成的;根据溶液的配制步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在0~20℃时,KCl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故填:<;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向1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5g
100g+25g
×100%=20%
,故填:不饱和,20%;
(3)①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在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形成的溶液A是不饱和溶液,在加入20g氯化钾形成的溶液B是饱和溶液,升温到40℃全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再升温到100℃,溶液的组成不变,故CD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再加入28g氯化钾,则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填:CD;
②使E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是溶剂增多,溶质变小,a.加入2g KCl,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加入100g100℃的水,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降温至40℃会有晶体析出,溶质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填:bc;
(4)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贴签存放,故填:量取,贴上标签.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知识以及溶液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5月,广州市公布镉含量超标8批次米及米制品的生产厂家、品牌标识,引起消费者们的广泛关注.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镉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B、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C、镉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镉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测的某物质只含碳元素,这种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金刚石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属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测定数的组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请问

(1)请自主选择装置甲使用的药品,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装置中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
 
h→i
(3)装置乙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4)当实验结束后测得:①装置乙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ag;②装置丙的干燥管和其中的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bg,用这些数据算的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地铁作为一种快速的轨道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制造地铁车厢的主要材料,你认为最合适的是下面(  )金属
如表所示列出4种金属的某些性质:
金属密度/g.cm-3强度锈蚀性导电性参考价格(万元/t)
A19.3不生锈9000
B8.9较弱难生锈71
C7.9会生锈尚可46
D2.7不生锈49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相应科学原理不对应的是(  )
选项方法科学原理
A用洗涤灵清洗油污利用了洗涤灵乳化作用
B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水垢能溶解在醋酸里
C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D锈蚀的锁芯中加少量铅笔芯屑石墨有润滑作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有丰富的资源种类,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煤的综合利用,可产生焦炭、煤气等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O,可用作燃料
D、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将石油进行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实验员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第二天发现在氢氧化钠的瓶塞没有盖上,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用文字叙述)
猜想Ⅱ:全部是
 

猜想III:部分是
 
,部分是
 

【实验和推断】
实验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现象A.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X是CaCl2溶液,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A中
 
、B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系统病人增多,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
 
(填字母序号).
A.CO2 B.CO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
(2)用天然气作燃料可以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产生,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名称是
 
,其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
 

(3)氢气被誉为“最清洁的燃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美名”得来的原因
 

(4)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积极植树造林,防止扬尘污染
C.焚烧落叶和垃圾              D.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