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D;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③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④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⑤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雾
A.①③B.②③C.④⑤D.③⑥
(2)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你认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④②⑤;
实验步骤:
①加大约一药匙铜粉;
②冷却,打开止水夹;
③连接好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
④用酒精灯小心均匀的加热药品部位,加热大约5分钟;
⑤读数并记录.
(3)若没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冷水倒吸,炸裂试管(答出一点即可).

分析 (1)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用途、常见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
(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过程分析回答;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判断回答.

解答 解:(1)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说法正确;
②液氮在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说法正确;
③氧气不能燃烧,不能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说法错误;
④氦气的密度小,很稳定,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说法正确;
⑤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说法正确;
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说法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
(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首先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大约一药匙铜粉;然后用酒精灯小心均匀的加热药品部位,加热大约5分钟;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冷却,打开止水夹;再读数并记录.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④②⑤;
(3)若没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冷水倒吸,炸裂试管
故答为:(1)D;(2)③①④②⑤;(3)冷水倒吸,炸裂试管.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用途、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2H(2)2个水分子2H2O
(3)2个氯离子2Cl-(4)+1价的钠元素$\stackrel{+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1)拉瓦锡通过实验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在化学反应C+H2O$\stackrel{高温}{→}$CO+X,X的化学式是H2
(2)科学家正致力于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这一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3)化学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如K2CO3是一种钾 肥(填“氮”、“磷”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用化学符号填写:
(1)固体CO2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2)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3)构成氯化钠晶体的微粒Na+和Cl-
(4)若硫元素显+6价,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在t2℃时,把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25g
C.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以使a、b、c三种物质的溶液都有晶体析出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学习化学是为了更好的为生活服务.5月8日央视新闻报道,食品安全部门检测出散装花生油内存在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的情况.检测人员形象的表述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武侠小说中有鹤顶红,吃一点就死掉了,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相当于鹤顶红的68倍.黄曲霉素B1容易污染花生、玉米、小麦等粮油作物,尤其是霉变的花生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已知黄曲霉素B1分子式为C17H12O6
(1)黄曲霉素B1由三种元素组成;
(2)黄曲霉素B1中氢、碳元素质量比为1: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少年缺钙易患夜盲症B.棉花属于合成材料
C.硝酸钾属于钾肥D.多数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红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差悬殊,小红很好奇,打算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金、镍、铜、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用于耐腐蚀的化学仪器及首饰等,俗称“白金”(元素符号Pt).小红结合化学课上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实验活动.
(1)鉴别两种白金,她的方法是取两种白金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白色金,无气泡的是铂金;
(2)探究Zn、Ni(镍)、铜的活动性顺序.
【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可能的假设:①Zn>Ni>Cu;②Zn>Cu>Ni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请把它们写出来(一种即可)
假设:③Ni>Zn>Cu …
[查阅资料】小红同学查阅了部分含镍化合物的溶解性如下表,且得知镍能与酸反应.
OH-NO3-SO42-Cl-
Ni2+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厚度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请帮助小红把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金属NiZnCu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气体产生缓慢
金属逐渐溶解
气体产生激烈
金属迅速溶解
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①(填序号);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i+2HCl═NiCl2+H2↑.
【结论应用】
①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镍与硫酸铜溶液能(填“能”或“不能”)反应.
②除小红的实验设计外,你能否象小红一样,设计另一组实验,也这样一次验证上述假设的正确与否,小红同学小张的设计所用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是Zn、NiSO4溶液、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把氯气通入水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漂白性,能杀死水里的细菌,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等性质.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两种?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